第85章 例不虚发10(2 / 4)

不稍加苛责,每过一旬都会让下人休息一天不用干活儿。

黄婆婆找来的这四人今日都是休息的。

林诗音见人多了,哪怕只是府中的下人,她也有些赧然,不好意思把自己写的东西给他们看。

幸好有楚蓝在。

她把那一叠纸张交给他们说道“你们把这个看完,跟我说说你们觉得怎么样。”

黄婆婆不识字,楚蓝就把她拉到一旁,又把这故事跟她说了一遍。

楚蓝说完,一转头就看到不远处四个人正坐成一排,第一个看完一张纸就递给下一个人,依次这么传给第四个人,她看完了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在一旁的一叠纸上。

这时候剪裁过的纸张一张纸上其实写不了多少字,一张纸很快就能看完。

四人排队看,一点儿也不耽搁什么。

而看他们四个此时的神情

分明也是看进去了。

楚蓝转头去看林诗音,她正低头看着面前的一株兰草,但心思很显然并不在那一株兰草上,面上露出了微微的喜色。

黄婆婆一边觑着楚蓝的面色一边说道“姑娘,你说的这,是你遇到老婆子之前发生的事么那小猫儿一家,后来怎么样了”

小猫儿一家正是林诗音写的这个小故事里,被女侠救下的人。

黄婆婆这么问,分明也是把这件事当成是真事儿了。

楚蓝摇头,低声说道“不是我。”

府中有了这几个人帮忙传播但楚蓝和林诗音都想到,这府里的找的都是些仆从,其他人不说,从她们两个这儿知道的故事,她们都是这些仆从伺候的主人,他们对着她们很有可能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因此楚蓝又去找了李管家。

他打理着李家外头的许多产业,外头的人脉当然不是楚蓝这个很少出门的人能比的。

楚蓝一说想要找人传话本,她没有提到林诗音,李管家自然而然就以为是楚蓝自己的事。

楚姑娘对于自己想要名扬天下这件事,从没有遮遮掩掩过。

李园上下都知道。

而李管家比普通人知道得还要更多主要是他听见楚姑娘亲口说过,她想要扬名也是为了完成师命、找到合适的传人。

李管家是李家世仆,他也算是看着李寻欢长大的,在心里一向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当然,也把他当做自己的主人忠心不二。

楚蓝救了李寻欢,在李管家心中的感激程度能超过他本人的救命恩人。

楚蓝的事情,李管家也是当做自家少爷的事情一样尽心尽力去办的。

那她觉得如今的法子太慢了、找不到合适的传人,想要借用说书人的嘴把她的事情传得更广、知道的人更多,那一点儿也不稀奇。

而李管家也能够做得到。

李家外头的产业当中,客舍茶楼不在少数,还有许多都是日日高朋满座的大茶馆、大酒楼。

许多茶馆里,为了留住客人,都有专门聘请的说书先生每日固定时间去说上一段故事。

不管故事新老、长短,主要是为了叫茶馆里的客人们听个热闹。

楚蓝能想到这一招,李管家也是佩服得很。

听楚蓝说了她的要求之后,李管家当即点头打包票说道“包在我身上,楚姑娘只管放心。”

楚蓝一看他就是要大干一场的模样,连忙说道“不着急,先找几个,书局老板、老道的说书先生看一看,听听他们的评价再谈后续。”

“评价”

李管家稍有不解,但很快就想明白了楚姑娘可能是担心这故事说出去不够精彩。如今的世道能够读书识字的毕竟只是少数人,多数都是不识字的,因此这玩意儿主要开始要靠口口相传。倘若故事不够精彩、不够引人入胜的话,大家伙儿听过一回就忘了,的确可能无法传开。

楚蓝能够想到要先听一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也够细心的。

李管家在心中暗暗点头,面上不露声色地笑着说道“楚姑娘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这就去办”

楚蓝道“其实没有那么着急你要是有别的要紧事就先去办了,我这件事可以往后放一放也没关系。”

李管家弯腰行礼道“是,楚姑娘,我明白。”

这是林诗音自己的一份事业,不光是林诗音本人,楚蓝也挺重视。

二人为了成功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想尽了办法。

但其实林诗音文采不凡,再加上她的故事有李寻欢这个江湖老手、楚蓝这个看武侠小说无数的人在一旁给她做参考,她也只是写了一个简短的故事,并没有那么难。

这个故事对于娱乐项目极为匮乏、话本永远老一套的古代人来说,已经足够精彩了。

多数人一听就觉得有意思,转头闲聊的时候就说给别人听了。

哦,李园里的仆人们口口相传时,不约而同地都将故事的女主角说成是楚蓝。

尽管林诗音的故事女主角并不叫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