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四章 义务和责任(3 / 4)

全音阶狂潮 灵宇 7066 字 2022-04-03

下月三号就一定是下月三号,王蕊羡慕地劝何沛媛“如果是我我肯定跟阿怪一起去,多风光多有面子”

何沛媛害怕得只摇头“懒得坐飞机,三十小时,憋都憋死了。”

于菲菲嘻嘻“不会无聊的坐牢也光阴似箭。”

女朋友当然白眼,杨景行就陪着另外几个笑“小洁比较有感触吧。”

邵芳洁呵呵“有两个月没出差了,看着有点烦了。”

于菲菲证实,严光永如果久不出差后突然一走,邵芳洁就会邀上自己和柴丽甜,有时候还有一两个校友同学,几个人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可潇洒快活了。

王蕊也同病相怜起来,她有时候也感觉好像不如单身的时候自由自在了。

杨景行教训“爱情和婚姻一样,不光有权利也有义务和责任,要把这种义务和责任也视为一种甜蜜才是正确的态度。”

何沛媛带领伙伴们呕吐

七点差一刻几个人就赶到大剧院了,何沛媛下车自己拿乐器,不给男朋友在同事跟前装体贴的机会。三零六果然还是刘思蔓最深爱音乐呀,说来看彩排,比演员们还先到。

杨景行悄悄跟何沛媛说“瞎子就不怕别人说她凑热闹。”

何沛媛觉得那是因为都知道刘思蔓水平很高,主团前辈们也不得不点头服气,所以她底气足。

杨景行认为自己的女朋友也没哪一点底气不足呀

不过作曲家并没多少时间跟女朋友说悄悄话,到后台后就要开始社交。民族乐团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爱乐那边就甚是想念了,首席和普通演奏员都来恭贺作曲家也接受作曲家的感谢,一个个表演得跟在舞台上一样。

除了对作品表示的强烈赞叹和由衷喜爱,前辈也没少对杨顾问夸三零六的几个女生,尤其是何沛媛,不光精通业务还知书达理,简直已经在爱乐建立起口碑了。

反正何沛媛也不在身边,杨景行就帮女朋友把好话都接了再谦虚感谢一下,然后也跟大伙透漏分享一些消息,首先是跟纽爱的合作,然后是浦音的一些大方针,也包括自己的钢琴教学安排

七点过几分就全体准备了,彩排要正式开始了,除了演员们穿的是便装,其他一切都要严肃严格万无一失。

领导来了,文付江和陆白永连立新一起陪同的是浦海大剧院艺术中的总裁兼党委书记,浦海爱乐的团长王进哲也跟在旁边,虽然浦海爱乐其实是文广系统里的。

不用谁招呼,杨景行主动迎过去问好。虽然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堂堂艺术中心能记得杨景行也算难得,并第一时间表示恭喜鼓励。

杨景行的重点当然是感谢,不光自己也帮彭一伟感谢。这场音乐会的门票收入依然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成本肯定是高昂的。多亏了艺术中心的强力支持和时代的进步,不然两个青年作曲家的音乐会基本不可能让两大乐团同台,除非自费。

更难得的是总裁对彭一伟也比较了解,他很想当面表示祝贺的可惜明天要出差,所以让杨景行帮忙转达,更要带去对丁老的问候。聊起来,总裁也是去过林肯艺术中心的人呢,不过是去考察学习。

杨景行表示自己过去纽约的主要目的也是学习,于是总裁团长和指挥作曲家就都同一目标了,要把自身发展起来,大家一起努力吧

总裁还简短跟音乐家们讲了几句,以杨主任和民族乐团跟纽爱的合作为引子,鼓励士气激励信心,相信明天会更好

大伙鼓掌,何沛媛这回也不敢翻白眼了。

总裁不光是来看看,还要看完,于是邀请作曲家一起坐去观众席吧。观众席人还不少,两个乐团来凑热闹的,剧院工作人员,得三四十个。领导了来了,节目单也拿来了,而且不光给领导,大方地给每个人都发一份。

节目单上,杨景行和彭一伟的名头一样,都是优秀青年作曲家,两个人都跟诸多著名演奏家和乐团合作过,不过跟杨景行合作的是全球各地著名乐团。

领导点头后,彩排正式开始了。幕布拉开,浦海民族乐团已经就位。

特色不能丢,音乐会依然有主持人,民族乐团那个还不怎么出名的青年女歌唱家客串的,主要目的就是感谢该感谢的并制造积极喜庆的氛围,介绍作品和作曲家什么的都是其次了,大多是些听得耳朵起茧的常用词汇。

对照着节目单,音乐会第一首作品文墨,主持人说什么作品用音乐的形式表现了水墨丹青的神韵和诗词歌赋的风骨,了解作曲家的人会笑掉大牙。

陆白永是被请上台的,观众席上也尽量热烈掌声欢迎。陆白永对观众席致意,然后也说了几句引导听众欣赏音乐的话,再示意乐团准备开始。

文墨这件作品肯定谈不上什么超凡脱俗,了不起算个出类拔萃,曲子并没有完全跳出传统民族管弦乐团作品的框架,简单说就是形式上并没再怎么创新,只是内容表象显得挺新鲜,似乎有很多独特的素材,然后还有一个被不少现代作曲家不屑的特点,好听。

十几分钟的曲子在民族管弦乐中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