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有启发很有帮助,我不会抛开这边,我也很喜欢这里工作,并不耽误我创作其实还有帮助,我觉得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真的”
杨景行笑了“是青兮主动跟你提起的”
黄倩池点头“那天,她跟我说播放器的i不好看,窗口界面也有点粗糙,我说我们人手不够,她就说她可以试试。”
杨景行好笑“小茹压力很大啊,她也在进步你谢谢青兮的好意,不过你和她的情况不一样。是我说的,她不适合这个工作,你别为难。”
黄倩池怎么可能不为难呢,很是犹豫“那好,我就说目前公司的重心还没到这块。”
杨景行呵“也行。”
还好飞机正常晚点了,刘苗和夏雪走出机场的时候,杨景行已经等在那了。参加实习了,马上大四了,两个姑娘挺大变化的,尤其是夏雪的发型,终于不再坚持高中尖子生的样子,开始有点追求了。
姑娘的笑容还是当初的样子,让杨景行这厮都蹦跳起来“大记者,大律师,大美女”
刘苗也灿烂“大头鬼”但是不朝身上扑了。
夏雪笑呵呵。
杨景行抢行李,等不及了“快给我看看”
刘苗实习结束的前两天,从前辈记者那里接过一份重任,一个通宵没合眼,把一大推关于食品安全的采访调查素材合理精简剪辑成两分钟。并且在第二天,由刘苗一个人,跑了好几个制片部门,终于把剪辑好的东西推销出去了,而且顺利播出了,虽然不是什么黄金时段的核心节目。
新闻画面中,下面有字幕,本台记者,三个名字,最后一个是刘苗。这可不是刘苗自己擅自加上去的,而是前面那两位,就是交给她素材的前辈记者一再要求的,是规矩,是刘苗劳动所得,当然也算是给刘苗的一份礼物。
看着刘苗用手机拍下来的电视画面,杨景行根本看不够“太了不起了,我们苗苗我真不该出差,错过这么大的事”
刘苗要抢手机“行了,恶心死了。”
杨景行坚决不送“我传给我,你松开你理不理解望子成龙的心情啊”
刘苗怒了“我呸”但是笑。
杨景行感叹“太高兴了,我真的感动”好真诚的样子。
刘苗真的生气了的样子。
夏雪开口了“不好意思,失望了”
杨景行立刻换脸“哼,中央电视台算个屁,才一千多块钱工资,还没我们雪雪一半多”这就是北大的优势吧,夏雪实习一个月,轻轻松松收入四千块。
刘苗就来劲了“你雪雪了不起,你们俩走”
不过生气之后,刘苗又给杨景行说起来,夏雪可是旁听了重大案件的,开的眼界学的东西比自己多多了
杨景行高兴啊“想要什么新相机新电脑”
两个姑娘都对物质奖励没兴趣了,反而用她们的第一份工资给杨景行合买了礼物,一个钥匙链,还是钛合金的高科技,设计很新颖很漂亮。
“换了。”刘苗催“你那个太旧了。”
“谢谢。”杨景行又感动了“比赚了几百万还高兴,今年最开心。”
刘苗哼“没你有钱,几百块。”
“大姑娘了。”杨景行好欣慰“会买,正合我意。”
夏雪解释“苗苗看见她同事有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钛金属。”
杨景行相信“肯定是不然曝光他,诉讼他”说着就要喜新厌旧。
刘苗鄙视得笑了“你急什么,先出去”
还好,杨景行也准备礼物了,两条水晶吊坠,毕竟是不远万里带回来的,虽然不是多贵重,夏雪和刘苗还是欢喜的。刘苗比以前稳重些了,不瞎咋呼了。夏雪倒好像比高中时开朗了些,跟着就在身上比划起来。
其实不用杨景行说,两个姑娘也是归家心切的,世博园就等开学的时候再来看看,车子这就直接上高速去,回九纯了。
一路聊着,夏雪已经基本确定了考研的想法,刘苗则不想窝在校园里了,工作多有意思啊,多想带着记者证走南闯北啊。
杨景行又反对起来,又不想刘苗当记者,或者就当只坐在办公室里的记者。但是刘苗很坚决的,这件事由不得杨景行。
所谓成熟和学习吧,刘苗就用杨景行自己的事举例子,所谓焦点访谈,“公正客观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问一问地方政府为什么会那么做那些人傻吗明知故犯作为一个公信力节目,为什么要用这种明显偏袒的态度去偏激报道影响力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是有错,但是你不能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杨景行不介意的,问“所以苗苗觉得呢”
这还用觉得吗还不就是穷,政府穷,教育系统穷,不然何至于呢。刘苗是觉得这件事本来可以更正面地去报道,去深层次说明,这样才会引起真正的重视,可能会解决一部分问题,还能减少对公益精神的损害
刘苗是越想越气“简单粗暴地去指责,去批判,仅仅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发泄心理,此外毫无意义这不是新闻精神”
杨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