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肯定没问题。有点唐突你女朋友家里是干什么的”
杨景行说“她爸爸是齐达维,我们的前辈。”
童伊纯点头“这个我知道,她妈妈呢”
杨景行说“在群闻出版社上班,听说和汇拘芬很早以前就认识。具体情况我也不敢问,比较怕她妈。”
童伊纯呵呵笑“是啊没人跟我说过。群闻是出版集团啊,她母亲叫什么”
杨景行说“姓詹,叫詹华雨,笔名简雨。”
童伊纯点点头“有机会一定要拜读一下作品。”
杨景行笑“好像没什么作品,做行政的。”
童伊纯又问“女朋友呢也还在读书吧”
杨景行点头“和我一个学校,一个专业。”
童伊纯惊喜“大学恋情”
两人聊了没几句,童伊纯接了个电话后就急着离开了,说忙完了再和杨景行详谈。
杨景行很麻烦,跟着就打电话跟詹华雨汇报。
詹华雨接电话就挺开心的语气,也没责怪杨景行大嘴巴,感觉笑呵呵的“她还问什么了”
杨景行愧疚“我把您的名字和单位告诉她了,还说您很早以前就认识汇拘芬。”
詹华雨理解地说“不是一个系统,她家里应该不认识我,不过问问就知道了。没关系,问什么你就说什么,语言上注意一些就行了。”
杨景行说“嗯,我注意着呢。”
詹华雨呵呵“星期天有时间过来吧”
杨景行图表现“我准备去接诺诺,送她回去。”
挂了詹华雨的电话,杨景行又给不在公司的张彦豪打电话说了这件事。
张彦豪很高兴“这件事做得不错,越来越上道了怎么不早告诉我”
杨景行说“没做好不敢告诉您,怕减影响分。”
张彦豪哈哈“很好,很好你跟伊纯怎么说的”
杨景行说“我说您叮嘱过我,但是因为我怕那边不喜欢,就拖着了。”
张彦豪笑“我就给你那么一说,这么久了你还真上心,没看错你。哎呀,这专辑不多卖点,以后怎么好意思算分红啊”
还在点菜的时候,齐清诺给杨景行打来电话,但是和甘凯呈的通话时间更长一些。
甘凯呈更多角度地了解了三零六在台湾的情况,然后也旁观者清地让齐清诺知道了男朋友在宏星的处境,当然是比杨景行自己说的要好得多。
吃饭的时候,甘凯呈以十来年的制作人经验,正经地给了杨景行几个方面的提醒和建议。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妥协,歌手的唱功、乐手的水准,制作的费用,都需要制作人去妥协,虽然张彦豪和童伊纯都大放厥词,但是杨景行肯定还是要妥协。
至于沟通和妥协的技巧,甘凯呈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相信杨景行会很快上手。
杨景行认真听着,但也会提醒甘凯呈“我还好,你是大头。”
甘凯呈笑“我无所谓了,金牌制作人的帽子一天两天摘不掉。”
兰静月威胁杨景行“你就不一样。”
杨景行又跟甘凯呈商量想用一首春虫的词,毕竟有了詹华雨的授意,立意就当是对上个世纪黄金年代的回味怀恋。
甘凯呈觉得童伊纯应该会有兴趣,而且做得好的话,会把那些诗词的艺术价值放大很多,不至于拍马屁太明显,所以必须得杨景行自己谱曲。
杨景行觉得谱曲的任务应该交给甘凯呈,甘凯呈觉得杨景行是嫌弃他老,吵了一架,兰静月很维护老板,庞惜就当旁观者。
下午两点,李鑫准时到四零二工作室来,不过多带了一个吴苑,什么客套地开始搞艺术。
李鑫仔细研究了童伊纯自己的那几首歌,结论是歌词有一定风格但是没什么中心思想的,所以李鑫就挑出来了许多看起来比较精致经典的句子,比如我唱的是什么你听的是什么,然后牵强地把这些句子组成一个互相应答的关系。
李鑫初步构想上午已经简单所了,就是自己再写一首歌词,用类似的应答或者转折关系,并且在句式和词汇上做下一些功夫,形成一个辉映虽然这对绝大部分歌迷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杨景行先问吴苑的意见,然后就跟风地说自己也认为很不错。而且童伊纯向来是不讲究什么押韵的,这就能简单一些,而且更艺术化,不用为了押韵不择手段。
应该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李鑫身为作词,对旋律也是有理解的,吴苑也是愿意出谋划策的。
杨景行看起来不想先下结论,而是跟李鑫商量“有个想法还没跟童伊纯提过,先问问你的意见。春虫,你见过的,这次准备再用一首,多方面的吩咐。”
李鑫恍然明白“那肯定的,一定要用,机会难得啊,呵呵”
吴苑对李鑫点头笑“想起来了,春虫,心情的承诺”
杨景行去办公桌下拿出春虫那本印刷精美但是分量不足的诗集,递给李鑫了歉意“我是真的不行,只能要你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