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捧场。”
男生说“客气了,怎么没看见三零六的人”
杨景行说“她们上班去了。”
两人闲扯几句,却迎来了不少人围观参与,两三分钟后,杨景行身边就站了七八个人,他也就起立了。
有女生珍惜机会地开门见山“你怎么写流行歌曲啊不差钱吧”
另一个回答“不懂了吧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也有重复的问题“齐清诺那群人呢”
也有人帮忙回答“别人现在上班了,民族乐团的人”
于是有人点名关心“杨景行,你这样压力大不大”
还是有人帮忙回答“没压力哪来动力”
有人求证“杨景行,说你练琴才几年”
杨景行自己回答“这几年练得最勤快。”
有人打听“你上次和纽爱,他们后来怎么说的”
杨景行笑“没怎么说。”
“没关系,以后肯定还有机会,你有这个实力。”
正说着,陈羽进门走过来,在人堆边站立了几秒钟得到大家让出的发言权。陈羽看着杨景行说“我等会也弹一首,可以吧”
杨景行高兴“好呀,我就只用鼓掌了。”
陈羽笑一下“谢谢。”
也有人关心陈羽“师姐,你什么时候再发专辑啊”
陈羽摇头“暂时没计划。”
这可比杨景行高端多了,人家有公司,还是国外的。
希望大家注意交通安全,一生平安。
交流继续进行,钢琴系学子们逐渐表现出不耻下问的优良品质,开始跟杨景行探讨一些技术理论问题,不过更多也就是见识见识。大家都是学了好多年的,知道什么是好什么不好,不存在艺术价值取向上的大分歧,只是有些人能做到有些人还差些火候。
肖邦一号练习曲里的开放式分解和弦怎么样做到速度气势兼备二号练习曲的半音阶应该怎么在没有过人天赋的情况下表现出灵动马捷帕中的的双手八度有什么联系上的技巧么
杨景行边说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边演示,他似乎什么都能做好,改变风格和技巧对他来说根本太简单了,好像完全没有那种朝苦练多年形成的难以改变丝毫的精益求精。
不过大家的兴趣似乎都只停留在难度技术层面,好像杨景行是个演奏机器,只能解答或者满足一下大家的猎奇心理。
系主任发现了问题,在杨景行卖弄了一阵并得到一些惊叹后,他起身回头提醒学生们“虽然你们大部分人对杨景行了解不多,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进入误区,都是不业余考级了,务实一些,深刻一点,争取学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生们用神情表达了对主任教诲的虚心接受,主任又转过来对杨景行说“杨景行,我们听你弹琴不是一次两次了,前些次也很好,尤其技巧方面。但是今天我更高兴,为什么因为今天更清楚地听到了你自己,听到了杨景行,你更深刻融入进去了,是不是”
在主任的目光询问中,老师教授们都表示了肯定,冯教授点头评价“个人色彩更突出了,稳定了。”
“这很好,李教授对你的培养很成功。”主任表扬完,语气突然严厉了一些“但是,今天是演奏交流会,不是考级培训班老师认为你优秀,给你这个机会,不是因为你能弹拉三鬼火,也不是要你来教大家这些华丽技巧。你明白吗”
杨景行点头“我明白不过大家平时都是听教授们上课,我还能说什么”
李迎珍严厉命令“就说你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杨景行点头“我有点惶恐。”
一阵笑声中,杨景行连忙说“不过既然要交流,接下里我就请今天赏脸的各位同学来演奏,然后我会说一点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纯粹是个人意见,跟吃东西的口味一样。”
主持人连忙上去接力“那好,接下来就有请今天第一位同学嘉宾,喻昕婷,她为大家演奏的是,杨景行的升c小调奏鸣曲第三乐章。”
大家欢迎,杨景行起身把凳子让给喻昕婷,并且补充说明“一点私心,让她弹我的,是怕她把我比下去了,而且我可以随意评论。”
一些人干哈哈一下,喻昕婷笑得憋气而尴尬,给老师们鞠躬后才坐下,然后看看和自己交换了位置正在摆放翻开谱子的杨景行。这些程序都是李迎珍事先确定过的,但是杨景行的台词属于意料之外的临场发挥。
李迎珍也搞个突然袭击,站起来了严肃而不失和蔼地对大家说“这件作品,上次有些人已经在音乐厅听喻昕婷弹过。还有不少人有谱子,相信也有人弹过,或多或少该有些体会。我提醒大家,听的时候要注意几个主题之间的发展对比,这时候就不要联想到雨中骄阳那些东西了,仔细体会这件作品昕婷,开始吧。”
整个排演室内的人都很认真,欣赏的,评鉴的,主持的,站着的,坐着的最认真的是喻昕婷,而且认真得过猛,像是要找回当初在音乐厅里激情忘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