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珍经常说起这个,杨景行的趣味性不够,该活泼的时候往往欠点火候。
不过李迎珍和其他人更关注的是接下来杨景行自己的升c小调奏鸣曲,杨景行前面的都弹那么好,可别把自己的比了下去。
李迎珍甚至开始给杨景行提要求了,而且还不少“主题转调之后的节奏,你要注意,别太急,要稳住,不然表现不出那种刚毅这里要强有力一点,一种兴奋的感觉,不过节奏不能动,不然会失去内敛”
其他人都和杨景行一起认真听李迎珍分析强调,感觉这一首比舒伯特贝多芬更受重视。
休息了一刻钟后,杨景行再次坐到钢琴前,可能也不好意思酝酿个什么,很快就开始了。
前面的几首作品,都是作曲家个人风格很鲜明的作品,现在这一首,感觉上更是。录音师们都不看设备了,专心盯着玻璃后的杨景行,竖着耳朵对准监听音箱。李迎珍和喻昕婷都看着谱子。
二十多分钟后,在那个厚重辉煌似乎不应该用来结尾的尾声后,监听室里的那些人拍巴掌的频率比之前更高了,似乎是只要是音乐学院的人,都精通音律,听第一遍就能掌握到精髓。或者就是杨景行还太肤浅了,李迎珍就不鼓掌,而且喻昕婷鼓掌的样子也无压力。
杨景行再出去,就对录音老师和看热闹的说谢谢。李迎珍却教训“你别这么信心十足,没做到最好。”
录音老师说“他状态很好”
然后说一下后续的事,就是后期制作,学校没公司那么高效率,得好几天。六首奏鸣曲,总时长近两个小时,得做两张cd。
录音老师问“要做多少份”
李迎珍说“这个不做多了,十张吧。”
杨景行说“有点多。”被老师瞪一眼。
从录音棚出来都已经五点多了,告别李迎珍后,喻昕婷问杨景行“你吃不吃晚饭”
杨景行点头“走,小炒,叫安馨。”
喻昕婷又问“要不要先洗澡”
杨景行说“吃了回家洗。”
喻昕婷建议“洗了再吃,才舒服。我等你。”
杨景行笑“吃了再洗也舒服。”
喻昕婷呵呵,下决心“今天我请你,欢迎你回来”
杨景行说“我明天再去。”
喻昕婷观察了后嘿嘿笑“你开玩笑的。我们出去吃。”
杨景行说“好,你叫安馨,我去开车。”
喻昕婷说“我想谢谢你下次再请她。”
杨景行建议“一起请划算。”
喻昕婷为难“可是不好。”
杨景行说“没什么不好,给她打电话。”
喻昕婷提醒“你没给她写。”
杨景行说“安馨没那么小气。”
喻昕婷说“那我问她有没有时间。”
杨景行点头“等我。”
喻昕婷说“我也去。”然后拿手机打给安馨“我和杨景行出去吃饭,你来不来就我们她说不来。”
杨景行大声说“快来她请客。”
“他叫你来。”喻昕婷拿着电话,遗憾地看着杨景行“她说在琴房。”
杨景行说“说我们等她。”
喻昕婷点点头又对电话说“他说等你好,你快点她来了我还叫柴丽甜,你觉得呢”
杨景行说“越多越好。”
喻昕婷想了一下犹豫“可是都要叫了。”
杨景行说“就柴丽甜吧。”
“好。”柴丽甜高兴地点头,又打给柴丽甜“喂,在哪嗯,录完了。我们去吃饭,你快来还有安馨,我们四个人去嘛去嘛,我请客嘿嘿。”
打完电话,喻昕婷和杨景行商量“我们去吃豆捞好不好”
杨景行说“你们决定,你决定。”
喻昕婷两只手一起甩,在身前一拍一拍地说“我想吃了三百块肯定够了。”
杨景行说“要一个周末哦。”
喻昕婷说“我要多吃点”
十分钟后,安馨和柴丽甜上了车后座,喻昕婷回头宣布“吃豆捞”
柴丽甜高兴“正在发愁,你电话就来了,马上预感有好事。”
安馨发现“换新垫子了。”
杨景行说“嗯,你们第一个坐。”
喻昕婷想起来,看仪表“五万六千三百,多了八千多公里。”
柴丽甜也看看,同情“坐几百公里也累死我了。”
喻昕婷勇敢“我不怕坐车,我喜欢坐船,小时候是从渝州坐船到浦海来,好好玩不过我还没坐过飞机。”
安馨说“机票比卧铺还便宜。”
喻昕婷决定“暑假回去坐飞机你暑假回家吗”
杨景行点头“要回。”
到豆捞店坐下后,喻昕婷接过菜单看了看后想起来是自己请客,就递给杨景行“你点。”
杨景行有风度“你们看。”
今天还真的换了角色,喻昕婷不停问别人这个喜不喜欢,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