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呼啸之后立刻感觉舒适了许多,但屋内一片黑暗,只有众人手里的火把散发出来的光芒是唯一的照明来源。
冷冷清清的屋子看起来已经挺长时间没人居住了,对于之前璐璐的操作感到好奇的洛安少女用手里火把一照,才明白了长屋木门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
长屋的地面内侧进门的地方是泥土地,再过一段距离才是用原木作为底座又加上了木板支撑起来的保暖隔离层。但在门框的地方埋入了一条长长的花岗岩门槛,门槛上面有凿出来三个四方形的插槽,这样对应的是木门上的榫子。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板操作这些榫子会卡进插槽从而完成锁门,这种结构等于是整个门都变成了锁,显然要比起只有一个门锁更加坚固。
在发音为“艾米西”,在本地主流社会语言当中写作“夷地”的这片土地上,体格强健的棕熊是最常见的猛兽。而那种以锁固定的轻薄木门或许在城镇当中能够适用,运用在这种村庄里头,就只有被强壮的棕熊破门而入这一种下场。
“还好还有木柴,估计是太重了他们没有搬走吧”学者和传教士们都直接坐在了冷冰冰的地板上开始休息的同时,米拉、咖莱瓦、亨利还有璐璐等经验更加丰富的人则是开始检查起了长屋内仍旧有的物资。
年青的搬运工在看到了木柴所在以后就卸下了身上的背囊,而洛安少女则是开始给小独角兽解下身上的负重并且和它交谈。
我们的贤者先生用火把照明巡视了一眼屋内的景象,除了挂在正中央那口太大的铁锅和一些还没被劈开的木头以外整个屋子干干净净。四四方方的长屋没有任何隔间之类的设施,看起来应当在过去是作为某种会议室或者食堂之类存在。
“都准备好,先把火升起来。”他检查了一下那些用厚实木板做成的窗户,然后开口这样说着。
精疲力竭的众人有气无力地回应着。
不论如何,这便是他们在月之国土地上度过的第一夜。
呼啸的风声从耳畔穿过,脸上保暖围巾的口鼻部分因为呼吸的水汽而结了一层淡淡的白霜。
羊毛斗篷被尽力地裹紧,然而尽管如此风还是“咻咻”地从缝隙钻进来。
积雪落在了厚重的羊毛斗篷兜帽顶部与肩部,因为没有合适的雪鞋,脚一步踩下去就深深地陷入到了雪地之中,不一会儿皮靴的内部就开始被湿气和渗出的汗水所侵蚀,让羊毛袜子变得又湿又冷十分难受。
“就快到了”前方不知道谁的声音响起,尽管尽力大喊,却仍旧被风声影响得模糊不清,只能分辨得出说的是拉曼语这一事实。
“就快到了”
一个人接着一个人,他们把消息传到了长长队伍的后方,以让其他人重整士气避免被疲劳所击败。
天色昏暗,尽管随着南下现在月光和日光都要更加强烈一些,但在风雪刮起来的今晚能见度降低是理所当然的。
手中的火把被狂风吹得呼呼乱响。看上去这种时候似乎有玻璃罩着的灯笼会是个更好的选择,但实际上呼啸的狂风即便是灯笼也会被吹熄。加上飘来的雪花可能会被燃烧发热的灯笼表面融化结冰附着在上面,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是粗大的木头裹上布匹浸鲸鱼油的巨大火炬更加可靠。
尽管它的燃烧时间比起蜡烛要短很多,差不多三十分钟就会烧尽,但那就连狂风也无法扑灭的熊熊大火在能见度低下的天气里成为了准确的引领坐标。
每隔三人就有一人拿着火把,而其他人也在身上带着备用的火把。他们在厚重的羊毛斗篷之外背着帆布和藤框做成的背囊里头满满当当地装着各式各样的装备,有的人身上还挂着单肩的帆布包放着额外的一些物品。
十几个人的队列拉出了长长的队列,为了防止有人在风雪之中掉队走丢他们用粗大的麻绳缠在腰间连住了所有人。
走在最前面的人背后背着用麻布包裹起来的长条物,手里拿着一支很大的火把,个子相当高,显而易见地正是我们的贤者先生。
在这种需要艰难跋涉的地形之中,前方的领队必须得是个体力充沛而又经验丰富的人。
因为他不单带着同样甚至更多的装备在行进,还肩负着及时发现危险确保方向正确的重任。在这种天气环境之中光是往前走本身就已经令人精疲力竭,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身后的众人。不能一个人蛮干走得太快,要确保整支队伍的安全。
如此重任,理所应当地只有我们的贤者先生可以承担。
但此刻走在他身后的,却并不是米拉和咖莱瓦,而是学者团体当中的成员。洛安少女和年青的搬运工这两个体力更好一些并且有经验的人被安插在了队伍的中段和后部,这是为了避免这些相对而言更加缺少经验与锻炼的学者还有传教士们在路途中累垮掉队而刻意安排的。
将老练的队员安插在队伍的中段和末尾,这样前后将新手保护起来,当他们开始显露出疲惫迹象或者因为天气缘故有什么意外发生的时候,这些老手就会及时地注意到并且汇报情况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