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瘦了,小脸蛋瞅着确实好像都不咋肥嘟嘟了,徐长青抱过见到她到家就扑过来的儿子下意识地掂了掂份量。
第一次离开她家一一这么长时间,瞅把她家一一给委屈的,这会儿见到她就跟她上课回家完全不是一个模样。
往后不会了,在她家一一不到三周岁,她不会再跑。哪怕像这次恰好要断奶,孩子还是在母亲身边才有安全感。
为了弥补这四个晚上没在儿子身边,好让怕她不见了一直紧拽着她衣服的儿子不再紧张,徐长青很是花了心思。
连洗澡都特意等儿子睡着才去洗,除了晚上自己带着儿子睡,连白天,她也不看书了就抱着儿子这转转那走走。
一方面陪儿子,另一方面也是腾出时间给沈卫民办公,等沈卫民有空闲,再一家三口外出去适合儿童的场所逛逛。
慢慢的,她家一一倒是不再紧拽着她衣服不放,又恢复了往常作息又老开心的,就是多了一个不知何时养成的习惯。
她家一一就老喜欢听着她两口子唠嗑,给他讲睡前故事的时候都不爱听了,就想爸爸妈妈都一起开口说话。
这个习惯可把她给难倒了,她家一一的爸爸是个话痨,妈妈又不是的,可她这个当妈妈的要是不叨叨还就不行了。
她家一一就老有意思地等他爸爸说完,立马眨巴着两眼,可乖可乖地躺着伸出小胖手提醒她这个当妈妈要说了。
说毛线
每次睡前她都被自己儿子给整得哭笑不得,谁家孩子是这样子的,还没有学会说话就老喜欢听父母唠嗑。
沈卫民有些心虚。
他家一一这个习惯应该是随了他这个老子,他记得清清楚楚的,他姥姥曾经就有提到他三岁之前就老喜欢听人唠嗑。
据说家里只要来个客人和他姥姥姥爷谁唠着,他躺在炕上就不哭不闹的,可认真地听着,抱他出去都不乐意。
为此,他姥爷还担心他长大喜欢听老婆舌不像话。的确,他小时候姥姥就没少教他听谁说啥了放心里好好琢磨。
可以说他的启蒙老师就是他姥姥,他姥姥就很喜欢将谁说的话,事后掰碎了分析给他听,教他如何听话意识人。
所以和平哥一点都不奇怪他这个弟打小起脑子好用,又会说话,就连老舅都觉得他这个外甥出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毕竟他可是他姥姥亲自教出来的孩子,要虎不拉几才是怪事。其实他家一一这个习惯就挺好的,喜欢听就是好现象。
人立足于世,可不就是一个会听和一个会说尤为重要。好好教导,他家一一的交际能力就绝对比当妈的要强百倍。
他家一一妈妈是很会赚钱,但论交际能力真不是他嫌弃,还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来这边这么长时间了才认识几个人。
对的,就是这样子。这样的话,儿子这一个习惯随他这个当爸爸的好像没啥好心虚的,不就想听爸妈唠唠嗑嘛。
想归想,沈卫民还是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管他家一一听不听得懂,他开始引导着一一多听带有寓意的故事。
故事篇幅并不长,未免孩子听久不感兴趣,他就在选择故事内容方面尽量选择节奏感强,情节生动的故事增加一家三口互动。
目前他家一一还不满周岁,说什么引发孩子善于思考的空间还委实过早,就是让他家一一有个学习语言能力的好氛围。
养孩子是麻烦,怕他饿怕他饱,怕教歪又怕教太正,但也带来更多的欢乐,而这种天伦之乐也不是其他乐趣所能取代得了。
初为人父的沈卫民与初为人母的徐长青一边享受着这种带着儿子的乐趣,一边体验着又一种完全不同的更多精彩人生。
寒来暑往。
又到一年暑假。
这次不用两年没有回国的徐长青提出想带孩子一起回老家看望长辈家人,沈卫民就早早地安排好了工作。
在学业方面同样的,以防暑假还有活动,和导师沟通好以后,考完试的次日,他就携妻带儿的直奔机场。
这次回国就完全不同于之前还途径港城稍作停留,到扭约一家三口包括华姐就直接乘坐扭约到京城的航班。
而随行到扭约的梅叔梅婶两口子,沈卫民则留下陈婶在家就直接给梅叔梅婶两口子订了扭约飞往港城的航班。
但再安排得如何妥当,就是随行有华姐帮忙照顾孩子,一路上二三十个小时的航班下来到京城也是累得不轻。
出机场,到北池子四合院,这次无须何立平让他们一家三口在京城多待两天再回省城,沈卫民和徐长青也不打算赶路了。
他们家一一尽管已经一周岁又多两个月,但老长时间的航班下来,又大热天的马不停蹄地赶回省城,他们也担心。
趁京城天气还不到夏天最闷热的时节,两口子就在京城带孩子拜访了京城各位长辈,以及各位至交好友们。
如白成刚,京城发小,省城几位在京毕业留下工作的发小,还有校友,得知他们一家三口回来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