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旁听(2 / 3)

这柜子里不是书柜,由很多小抽屉组成,有点像药柜,小抽屉里边是索书号。

远夏拉开一个小抽屉,里面全都是硬纸卡片“你找照看,有没有你想看的书。”

这些卡片上面打印了书名、作者以及书的编码,想借什么书,就把书名和编码抄下来,拿给管理员,让他们帮忙去取书。

“这办法有点笨,希望明年图书馆能够改革,开放学生自借,跟期刊室一样。”远夏说。

这个借书方法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远夏已经给图书馆和校领导写了好多次建议,希望能让学生自行进图书室找书借书。

图书馆大概怕借书的学生太多了,容易将顺序打乱,造成书本混乱遗失,所以迟迟不肯开放自借。

郁行一翻看着一张张小卡片,说“这样其实也不错。我们学校差不多也是这样借书的,不过我之前基础太差,都去补基础了,没好好利用图书馆,毕业了想看书都没法再借了。”

远夏问“你读的是哪所大学”他当然知道郁行一上的是华工,名气完全不输越大。

“华工。”郁行一说出学校名字的时候,自豪中带着些窘迫,仿佛怕自己辱没了母校的名声。

“很好的大学啊。”远夏惊叹。

“学校是很好,老师们也非常好。就是我的基础太差,学到的东西有限,怕给学校和老师们丢人。”郁行一说起来忍不住苦笑。

工农兵大学将四年本科学制压缩成三年,对本来就基础薄弱的他来说确实异常吃力。

远夏微笑着说“怎么会你这么优秀,还这么努力上进,将来肯定是母校的荣光。学习任何时候都不算晚,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一起加油吧。”

郁行一并没有觉得被比自己还小的远夏鼓励是

一种羞辱,他很感动,用力点头“好,一起进步”

远夏扭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走吧,咱们该上课了。今天星期一,上午是高数和英语,下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今天没有专业课,大一的专业课目前只有机械制图,是屈教授给我们上,周二和周五上午才有。他的课讲得非常好,以后有机会再去听他的课,下学期他还教我们。”

郁行一说“好。”

期末复习期间,已经不上新课了,老师们只是会总结一些题型。

高数课本来就没人敢逃,这个时候逃课的人就更没有了,万一老师讲的就是考试的内容呢,不去就亏大了。

郁行一跟着远夏去上课,远夏没有挑他惯坐的第一排座位,而是选了第三排靠窗的位置。

他第一次坐别的座位,自然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惊异“远夏今天怎么了怎么换座位了”

远夏笑着说“没怎么,今天就想换个座位试试。”

室友鲁丰年好奇地看着他旁边的郁行一“远夏,那是谁啊”

远夏说“我朋友,他来旁听的。”

鲁丰年点头“哦。”他心里有些疑惑,远夏交友还挺广的,难道是科技社的朋友

教授进来的时候,第一眼没看到远夏,也非常惊讶,张嘴就问“远夏今天没来”

班上同学都哄笑起来。

远夏举起手,憋着笑“老师,我在这儿。”

教授看到他“今天怎么换座位了”

远夏说“嗯,换个座位试试。”

教授瞥到远夏旁边的郁行一,是个陌生面孔,有点明白过来,这是带朋友过来旁听他没多问,便说“好了,咱们开始上课吧。”

郁行一在众人的哄笑声和教授的态度中,猜出远夏应该十分受老师关注,他果然十分优秀吧。

英语课时,又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

远夏在课堂上表现十分出色,不管是数学还是英语,教授都喜欢叫他回答问题,而他总能对答如流,从容且自信。

中午去食堂吃饭,远夏将郁行一介绍给了自己的室友“他叫郁行一,轴承厂的技术员,我昨天就是跟着他学修理机器。”

室友们一听,都热情地打招呼“你好,你好”

郁行一笑着跟大家点头“你们好”他想纠正远夏不是跟自己学修机器,但没当面说出来,也许远夏这么说有他的用意。

武劲松忍不住问“你都参加工作了,怎么还跑来跟我们一起上课”

郁行一很坦然地答“发现自己所学不足,所以想再学习。”

远夏怕自己的室友看轻他,便说“行一是轴承厂最优秀的技术员,还是华工毕业的,实践和理论经验都很丰富,他还觉得自己所学不足,想精益求精。”

室友们都有些吃惊,参加工作了都还这么努力,绝对是个优秀的人。

郁行一则感激地看远夏一眼,他年纪不大,却特别会照顾别人的感受。

吃完饭,远夏带着郁行一去拜访屈俊清,顺便告诉他铣床已经修好了,如他所料,就是缺失了一个小部件。

屈俊清感到非常高兴“果然如此,那就太好了。是小郁发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