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广成子,杨朱天尊!(3 / 6)

,建立起了军营。

用来巡视这片荒漠,寻找那些在荒漠中出现的新生植物。

这是因为,在两年前,陶明在此发现了一种耐旱的小麦。

这种小麦被移栽到华国后,被发现他可以越冬。

换而言之,这种新的作物,可以在入冬前播种春天收获。

「冬小麦」

徐吉想着,原本他一直以为,这个神话世界的五谷,都一定要遵循阴阳五行的规律。

所以,也就没在意这种事情。

现在,冬小麦,这种蓝星上的作物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固定印象。

换而言之

「蓝星的生物学,在神话世界也能适用「

要是这样的话

徐吉眼睛闪动着。

蓝星的农业和畜牧业,可是经过了数百年的科学积累与发展。

杂交、育种、培育

「回头再背几本蓝星的农业书籍「徐吉轻声说着∶「然后丢给灵犀童子,让他来推广吧」

徐吉现在已经习惯了,将灵犀童子当成工具人使用。

还别说,这个工具人很好使

那些可能被404的事情,都是灵犀童子在做。

在曹郡视察了一遍,徐吉便将注意力,放到了整个人间。

将整个人间粗粗游览一遍。

徐吉就发现,虽然现在的人间,灾害四起,瘟疫横行。

但却有着一些类似华国的地域,超然于外。

譬如,在中原的郑国。

徐吉看到了礼乐之光显化,有浑身沐浴在道德之光中的贤德,教化百姓。

而在郑国的上方,有着堪比青萍剑、数理钟这样的宝物,照耀四方,垂下无数光辉。

一切邪祟,都被拦在郑国国境之外,所有灾厄,尽数在至宝的屏障下,灰飞烟灭。

而在北方,燕国的万里疆土中。

这里同样没有灾害,也没有邪祟。

徐吉在那里,看到了广成子留下的痕迹。

也发现了凶孽活动的踪迹。

但总的来说,燕国上下维持着太平。

在燕国都城内,徐吉甚至听到了有着修士在传颂着名曰∶杨朱天尊的圣典。

」拔一毛以利三界不为也,以三界而奉一人,不取也」

「故得道之士,求诸于己,而不求于外「

徐吉听着这些,忍不住眉头摇动「杨朱天尊」

」杨朱学派」

蓝星的中原,在春秋战国时代,曾有一个古老的思想派系,横压当世。

在其鼎盛时期,什么儒家、法家,都是弟弟

只有墨家,兼爱非攻的墨家,才配在思想领域与之争锋

不意,神话世界也出现了这个在蓝星已然失传的思想学派。

而且,徐吉研究了片刻,就发现,这个杨朱天尊所宣扬和传播的东西。

哪怕放在蓝星,也足以横行一时,影响一代人。

因为这个思想体系,居然就是中原版的自由自主

杨朱天尊,宣扬和传播的思想,核心就是∶仙神与我有何加焉我与众生又有何加焉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大家自己捍卫自己的权力。

人皇也好、天子也罢,都不要来管我。

我也不会管你们。

大抵如此

」难怪在蓝星的春秋战国时代,杨朱学派鼎盛至极」

」也难怪秦始皇一统六国,杨朱学派就被赶尽杀绝」

徐吉感慨着。

在蓝星的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大家各自关起门来自己管自己,拒绝他人干预「的思想,自然会受到那些封建主的欢迎。

当然,秦始皇一统六国后。

杨朱学派必然成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眼中钉。

天子拥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你居然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去死吧

而徐吉很快就知道了,杨朱天尊是谁

老熟人

广成子

徐吉睁开眼睛。

眼前是熟悉的水晶宫,青萍剑在手中微微跳动。

数理钟在脑后,滴溜溜的旋转着。

轻轻一拍青萍剑,一片青荷从剑鞘飞出,落入徐吉的眼睑下。

然后,青荷之中蕴含的种种信息,被念头分解,转瞬就化作所知,让徐吉明悟一切。

这一切,前后,不过弹指而已

这让徐吉欣喜不已。

「我对老神仙的道法神通的掌握熟练度又提升了不少呢」

」若是过去这么庞大的信息流,我怎么着也要大半个时辰才能消化」

「如今,却只是几秒钟就已经完成了消化」

低声说着的时候,天地的意志,在冥冥中回响。

让徐吉明白,他能如此,除了确实是逐渐的熟悉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