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裂。
到了殷商会元,鲁地气运再次高涨。
圣王,从鲁诞生。
他就是盘庚
而在殷商早期,鲁地名曰奄
盘庚圣王,于危难之中,应运而生,中兴道统,布德万姓,团结人民,帅师伐国,镇暴诛邪,一时殷商大盛
于是殷商从王朝升华为帝朝
殷商之主,从此以十二天干为名
正是因此,鲁地才如此特殊。
上承洪荒,中接人族三代,下可启圣朝之基。
是承上启下之地。
也是气运勃发之所
元始圣人正是因为算定了这一点,才特地引导周公,将其封国立于此地。
这洪荒故土,圣皇故地,圣帝飞升之所,人皇陨落之土,圣王诞生之乡。
截此气运,足可贯通古今。
得此厚运,当能承上启下
“不对不对”元始圣人的道心反思着“恩师纵然偏袒通天,也绝不会偏袒至斯”
道祖,已然合道。
合道的道祖,是天道的代行者。
超然中立,绝不会轻易干涉三界之事。
譬如封神大劫收拾收尾,也是要做到公平。
在予了截教门人一线生机的同时,便赐下仙丹,安抚阐教与人教。
得了好处,元始圣人和老君圣人,这才罢手,没有趁着大劫对截教赶尽杀绝。
故而,若道祖真是如此偏袒通天,何必等到现在何必等到如今
封神劫中,推动因果,撬动阴阳,足可让他的算计全数落空,还不自知。
所以
元始圣人的目光,看向兜率天。
“大师兄”
“您还真是老谋深算啊”
“昔年三监之仇,嫉恨至今,如今便借通天之手,予我以报”
“偏我还不能记在您身上”
封神大劫后,在元始圣人的引导下,广成子毅然发动,扑灭了人教在人间的道统。
将人教的道统支脉,斩尽杀绝
其中一国,便是奄国
奄国灭亡后,周公将其封国东移,是为鲁国
于是,在元始圣人的道心之中,一切都串联起来了,清晰无比。
三监之乱后,老君圣人愤恨于阐教的背叛,于是悄悄的与自守碧游宫的通天联络。
然后,将通天推出来,当棋子,做刀兵,磨刀霍霍,对准了阐教的算计
最终,在千年之后,当通天消化了昔年道祖所赐的神通,掌握了不沾因果之术后。
便在老君的怂恿、鼓动下,踏入人间。
时机选的恰到好处
因果拿捏的无比准确
老君犹恐为自己察觉,便引爆了一个在人皇会元就布下的后手。
于是,鸣条震动,因果暴走。
导致整个人间的因果,都受此影响。
从此因果氤氲,天人相隔。
“好狠的手段”元始圣人想着“好厉害的算计”
“真不愧是你”
“大师兄”
“可笑那通天,哪怕时隔千载,依然为人算计,依旧被人鼓动”
“不过为王前驱,不过是为人做嫁衣而已”
但
元始圣人发现,自己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将此事告知通天吗
通天会信
元始圣人摇摇头。
若论杀伐、神通,通天无人能敌。
但这算计、因果
连准圣都敢与通天博弈
甚至就连广成子,也敢算计通天。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几乎将那堂堂大教教主混元圣人玩弄在股掌之间。
故而,老君是不可能给阐教机会,让通天相信,自己是在被老君利用的。
即使通天相信,以他的脾气,怕是还会甘之如饴
想到这里,元始圣人忽地想起了另外一个事情。
道心之中,警钟长鸣。
“封神榜”圣人脑后金轮,颤抖了一下。
元始圣人忍不住抚掌而笑。
“道兄赐教,贫道领会了”
真的是一环扣一环啊。
重重算计,严丝合缝,重重陷阱,无处不在。
算了大势,也算了因果,更算到了自己在面临通天威胁时,可能采取的举措
如此天衣无缝的算计,步步为营,不留漏洞的落子。
只能说,老君不愧是老君
上善若水,顺其自然,不为三界先。
错非是如今,大罗天示警,元始天尊被触动。
恐怕自己还会被蒙在鼓里,还会错误的以为,乃是通天长进了,学会了。
实则,老君圣人,悄然隐藏在幕后。
一子一子,不断推进。
直到蓦然回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