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谍影1(2 / 3)

,形成了一个个鸟团、蜂团,在麦田之中飞过。

远远望着,好似是一个个卷龙风。

风车,嘎吱嘎吱的转动着。

四通八达的渠道之中,流淌着清澈的河水。

不时,有孩子的身影,在水渠之中出现。

他们手中,都提着一串串用草绳串起来的鱼儿。

秋风吹拂而来,麦浪翻翻。

看着眼前的一切,曾经的莒国人,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都是天尊之福啊”老人们这样说着“以前,我们哪里能有这样的日子”

“连吃都不吃饱呢”

年轻人们,则都是翘首望向南方。

哪里是柳城的方向。

“天尊已经三年没有临凡了呢”有年轻人叹道。

“是啊”此话立刻引起了那些其他人的共鸣“三年了呢”

“听说,天尊是要等着那圣树下的学生们,凝聚金丹,才肯再次临凡,教化万民”有消息灵通之人说道。

其他人听着,惋惜起来,也不由得埋怨起来“三年了,为什么还是无人凝聚金丹”

“修炼的事情,哪有这么容易”

“何况,天尊所传的,乃是一条全新的大道,直指长生”

“如此大道,想要有所进益,当然是难上加难”

现在的华国,修士并不少见。

而且,是人们日常就能碰到的。

甚至,还是大家的邻居、朋友。

修士的一切,于是不再神秘。

修炼、道法、神通,早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故而,道法与神通的神秘面纱不再。

即使是农民,也能对此说出一二三四来。

“各位”穿着青袍的男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了这些正在田边的凉亭纳凉、闲聊的农夫们面前。

他微微拱手“贫道从远方而来,未知此地乃是何处”

农民们看了一眼这个陌生人,一个老人站起来,答道“此地乃是华国治下的莒郡”

“客人从何处来”

来人笑了笑,抬起头,露出一张年轻、和善、俊俏的脸“贫道是从东胜神州,渡海而来”

“乃是听闻东土,似有圣王出世之兆,特来追随圣王,建功立业”

这套说辞,无懈可击。

自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人族扩散到三界的每一个部州之后。

每逢有圣王出世,其他部州的修士,便都会有所感知。

然后从四面八方,不辞辛苦而来。

这年轻人的说辞,华国百姓们,也都熟悉了。

这几年,天尊虽在闭关。

但来自各地来投的修士、妖族、巫族,却是络绎不绝。

所以,老人立刻就道“原来是远方来客”

他也没有怀疑,莒郡本就是东海之滨的邦国。

随着水族出海和东海龙族也加入到挖粪石换香火的大业之中。

莒郡也建设了好几个大型码头。

这一两年,确实陆陆续续有着从东胜神州、北俱芦洲这样的地方来投的修士、妖族。

去年,甚至有数百妖族从北俱芦洲而来。

“客人可去计城之中的官衙,做好登记”老人很热情的介绍起来“若是合适,委员会会给您安排一个差使”

“官衙”年轻人咀嚼了一下这个词语。

“道统已经

建立完全了吗”他在心中想着,便拱手对老人和和气气的道“贫道初来,有许多地方尚不了解,还望老丈为贫道释疑”

说着,他就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干瘪瘪的果子。

这些果子,周身赤红,带着明显的灵气痕迹“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在他想来,这等凡夫俗子,见了这样的灵果,当是眼睛都瞪直了吧

谁知,见了他手里的灵果,整个凉亭的人都笑了。

“后生,你这些东西,就莫要拿出来了”老人笑道“我们也不缺这些东西”

“不信,你回头看看,那身后的麦田”

年轻人闻言,楞了一会,他悄然的松开一点紧闭的神魂禁制,回首一望,顿时大惊失色

因为,在他的神魂感知之中,那延绵的麦田,灵气如气旋一样,在其中交织、环绕。

这凡人的农田里,竟有着大量灵粮

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这”

“净土灵山之上,有佛门道兵,耕种佛田”

“佛田皆为诸佛菩萨灵脉、仙山辐射的灵气所化”

“其中所产灵粮,供奉佛前,为诸佛菩萨及其弟子修炼、参悟佛法助益”

“但,这是什么地方居然也有如此规模的灵粮”

“虽不及灵山佛田,但,论数量灵山净土的佛田加在一起,怕也不如我所感知的麦田数量”

在他的神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