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而在这个大世界中,只要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就可以为所欲为。
当然,一开始风绝羽不懂这个“为所欲为”是什么意思,但他接着背诵整个纲领后面的释词之后,七曜星君用一个例子明白直接的阐述了这个大世界的微妙。
那就是,七曜星君在武碎虚空之前,修炼出了三个金身。
三个金身呐
其实刚才在七曜宫中看到墙壁上刻着的留字的时候,风绝羽就已经被震惊的无以复加了。
金身所在,乃武修之根本,本源在经脉中经过千锤百炼,最后浓缩的精华全部藏在金身之中,金身与元神,是武修最重要的两个组成,相当于力量和精神的代表,常人齐千百年智慧、纳无穷天地元灵只为铸一副金身已是煞费苦心,这七曜星君居然能炼出三副金身,由此可见,此人不但天赋异禀,更是对体术钻研的极为透彻,否则怎么可能创出鬼神莫测的体术神通呢。
回忆到此处,风绝羽就在想,既然七曜星君可以修炼出三副金身,那自己也一样可以。
而最让风绝羽震撼的是,当七曜星君炼出三副金身之后准备炼就第四副金身的时候,说什么也炼不出来了。
原因为何,七曜星君也弄不明白,只是觉得自己才能已然耗尽,又或者汲取天地元灵不足,无法诞生新的金身,而这时他已经渡过了九九重劫,武破飞虚指日可待,于是便不甘心的打住,日日守着冰冷的海底行宫等待时机的到来。
某一天,天降祥瑞、金光如瀑,来到冰海,坐在海底的七曜星君陡感时机来临,以强劲指力留下了帝道命宫最后一段经文两千玄关、三副金身,道以此终,亦以此始,帝道命宫就此大成,胜真武圣截体一筹,余愿足矣。
留下这段话后,七曜星君就把那柄百辰剑插在了圆顶宫殿的殿顶上,以百辰之剑威,震慑九万里海域凶妖异种,让这座宫殿一直留了下来。
至此,风绝羽算是回忆完了帝道命宫的演变历程,由此而得到了巨大的臂助,令他眼界大开。
随后,风绝羽就开始认真的钻研七曜星君留下的最新的帝道命宫,这篇秘籍深刻的剖析了整个体术的修炼过程,共分重心法,分别为柔筋体、虎魄体、赋血体、魔骨体、强腑体、穹海体、通窍体、洞虚体等诸多心法,层层压制,徐徐展开,内容十分详细。
风绝羽本身就喜好炼体神通之人,他也曾在学习了真武圣截体之后,借助八部山的冰火大阵独创了一种肉身炼体之法,虽然还未完成,但多年来从未放弃过,如今再得一门体会,自然心痒难耐,坐在地上就修炼了起来。
帝道命宫的多重心法都是以“知有老人”的命道体术逐渐改良而成,累积了无数代先贤大能的智慧,最后再加上七曜星君点晴一笔,内容已然成熟,而他推行的帝道命宫炼体之法,并非简简单单的将本源神力运功到哪个窍穴,而是从一开始的柔筋术,就用金身中蕴藏的雄浑本源神力,从筋络方面着手。
这种办法跟普通的炼体法门有一些特殊但也并不算太明显的区别。
普通的炼体法门,是本源神力游走奇经八脉,主要针对血肉之躯进行整体的锻炼,以壮筋骨为主。
而帝道命宫则是更加细致的区分出来。
第一重心法,就是炼筋。
第二重心法,只炼皮。
第三重心法推行血脉,加速血液流动,并将神力融入气血当中。
第四重心法,主要炼骨。
第五重才是炼内脏。
五重心法趋避利害,对人体的各个部位着重修炼,往往能起到极为直接的作用,先壮筋再壮皮、后血脉四炼骨,结果就是把自己炼的铜皮铁骨,就连一些血族高手针对气血的神通,都无法撼动,而这样的结果,虽然和普罗大众的体术神通修炼的目标一致,但按部就班的修炼之后,却是会起到避重就轻的效果。
与此同时,此种修炼方式最主要好处就是,能让最大限度的利用本源神力,激发本源神力当中最大的养分,从而让身体的各个部位,修炼进度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而并非像真武圣截体那样,神力本源在筋骨皮膜中随意游走,最后导致经络吸收过量,而对皮血见效的可见性十分微弱,最后还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而等到修炼完内脏之后,内脏也可以达到坚不可摧的地步,即使刀枪刺入皮肤,扎进血肉,最后依旧可以挡下来。
帝道命宫上面说的好,前四重心法练的是铜皮铁骨,这点与其它体术神通无异,但第五重心法开始练的就是铁胆玄心,五脏六腑犹如铜浇铁铸,坚不可摧,要是练到第六重,那就是识海宛若墙厚九尺的重城,哪怕最强大的神通,都无法伤势到识海中的神识,识海就能挡住攻击。
而要修炼通窍术,那就非常困难了,因为通窍意味着一个人已经开始修炼窍穴,不要小看这门心法,要知道,窍穴的防御能力比识海、紫府更加脆弱,玄关窍穴受制,气血便会无法畅通无阻,但若能通窍豁达,便可硬如坚石。
当七重心法完全练好了,就可以修炼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