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现实,无奈的现实。当生存都能一个问题后,什么梦想都成了空谈,至于回城更加成了一个遥远不及的梦。不能够坚持,向现实妥协,人之常情;而坚持再坚持,相信总有一天能够回城的知青,也值得敬佩。
总之,苏清之介绍自己后正式入住知青院后,觉得现在还住在知青院的九名男知青和三名女知青都挺不错的。
前面说过,知青院占地面积很不错,十间大房子,虽然都是茅草屋,但宽宽敞敞,每个房间都有窗户,就是窗户是那种老式的木质撑窗,很小,导致阳光并没有很好的照进屋子,不管夏天还是冬日,房间里都挺潮湿的。
共有八间住房,加上苏清之,男知青还有10名,女知青则还剩3人。原本是男知青分四间屋子居住,女知青分四间屋子居住,可现在女知青只剩下3人了,干脆就一人占一间屋子,多出的一间屋子给了男知青居住。
如今男知青共有10人,五间屋子刚好两人一间。
和苏清之同住一个屋子的男知青姓邓,名字有点女性化,叫邓禅。比苏清之矮了一头,只有168。身材壮实,皮肤黝黑,是已经下乡有五年的老知青。
苏清之一住进来,就兴奋的扯过话茬,跟苏清之聊天聊了几乎一宿。直到天色将明,才双双进入睡眠,导致第二天,苏清之和邓禅双双上工迟到了。
幸好不是农忙,上工迟了一时半会儿,红旗生产队的干部们都不会说什么的。
只不过,今天的气氛有点点怪异。
不是指其乐融融的知青堆,而是指的以蓝娟为中心的周围一圈,气氛最为怪异。
红旗生产队的大婶大娘们,都挺八卦的,而且喜欢看人,特别看蓝娟的笑话。
前有田国中离家出走蓝娟伤心欲绝,就让大婶大娘们看足了笑话,如今红旗生产队又来了一位和田国中长得相似,疑似田国中的孪生哥哥,虽然昨天就已经议论过了,但并不妨碍他们今天当着蓝娟的面儿,再次议论。
哪里管蓝娟的脸色是难看还是好看。
“苏清之同志,你来迟了几天,这个月怕是分不到多少的粮食了。”邓禅突然说话道“我那儿有多的,大概能借给你五斤粮食。”
苏清之诧异“大家伙儿不是一起吃吗”
“以前一起吃饭的时候,闹了不少的矛盾,从前年开始,就各煮各的了。”邓禅解释道。
苏清之了然点头“那我岂不是要搭个灶头了”
邓禅“重新搭灶头很麻烦的,苏清之同志要是不嫌弃,就先用我的灶头吧。”
搭灶头很麻烦
苏清之清亮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疑惑。
如果麻烦,为什么他记忆中反而觉得搭灶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难道他以前曾经干过泥瓦工
又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苏清之,只能露出礼貌不失尴尬的微笑。
继续拿着锄头锄草,相较其他人,苏清之的速度算快的,可以跟经受了无情岁月磨炼已经和庄稼汉子无一二的邓禅相媲美,两人一起努力,很快就将他们俩负责的地的杂草锄得一干二净,又去帮明显拖拖拉拉,没什么力气的三名女知青干完队上分配的活儿。
一通忙活,时间就过了晌午。各生产队的队长吹响号子,让出工的生产队员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知青们走一路,男女相对保持了几步的距离,有说有笑的,仿佛没有阴霾,热情而又洋溢。
苏清之被他们感染了,也露出舒心的微笑。
气氛正好,大家伙儿有说有笑的往知青院走去。快到的时候,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人出现了。
蓝娟抱着田甜守在知青院,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脚程,先一步回家什么事儿都没干,就只干了抱着孩子堵人的事情。
苏清之无语,根本就没有好脸色对她。
倒是邓禅开口给苏清之介绍起蓝娟的身份,误以为苏清之不知道蓝娟这个人。
也是苏清之装得像,只装作不认识蓝娟,神色怪异无比的道“所以,她是来找我问田国中同志下落的我还以为把我当成田国中,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哭诉我抛弃她们母子呢。”
蓝娟“”
蓝娟顿时有了一种想说的话,都被苏清之说完的感觉。默了默,蓝娟只得道“我想问问俺家国中在京市的地址。”
其他知青面面相觑,倒是同样姓苏,却是来自江南水乡的苏秀突然开口道“那个蓝娟同志,你怎么确定苏清之同志一定知晓田国中同志的地址。虽然都是来自京市。可京市面积那么大,苏清之同志就算与田国中同志同年,也不一定见过田国中同志,谈何知晓田国中同志的地址。”
“至于苏清之同志与田国中同志长得相似的问题,昨天苏清之同志来生产队报道,就把原因说了。苏清之同志有一个三岁时就被人贩子当街抢走的孪生弟弟,说不得田国中同志就是。”
“人贩子也是狡猾,拐了孩子居然没把孩子带到其他城市去卖,反而就卖在京市。”
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