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嘉禾(3 / 4)

因为朝廷管得太宽松的缘故。因此,臣正要面陈陛下,打算定期在吏部展开考试,让各州县、各部门官员接受考核。考核为上等者晋升,考核为下等者贬谪或夺官。如此,想来官员们会更加警醒。

其实以前,吏部对这些官员也是有考核的,只不过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考核的结果也往往是人情大于实绩。换言之,只要靠山够硬,就不用担心考核结果。

这样的考核,自然是没有任何威慑力的,改革势在必行。

贺星回听得点头,又问,"诸卿以为如何"

众人虽然不知道瞿英是正好想到了,还是提前跟贺星回商量好的,但他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就是打算在之后的考核之中,把这一批"清廉如水"的官员给淘汰了。

莫说这个考核他们挑不出问题,就算能挑,也不是现在,于是纷纷称善。

贺星回见无人反对,便道,"那就年底召他们入京吧,在那之前,先让京官们考一遍。

这事就算定下来了,接下来出列的,却是新任的户部尚书朱明中书省扩员之后,跟瞿英一起入朝的几位寒门名士,也都各自升了官,其中升得最高的就是朱明,因为他擅长商业,正好户部最近都在忙互市的事,便充任了户部的主官,因为资历不足,挂了个暂代的名,等过两年就能摘掉了。

平心而论,朱明如今要面对的情况,可比严文渊那时候好多了。

先是商人们购买地皮的款项入库,现在又陆续收上来大笔的罚款,大致上已经足够平掉之前超额花出的部分。而且往后,除了原本的岁入之外,工厂和互市每年也都有一笔税收交上来,按理说,作为户部尚书,应该可以轻松一些。

然而朱明重新算了一笔账之后,就怎么都睡不着了。

此刻,他看起来就有几分憔悴,对贺星回道,"臣最近正在计算明年的开支和岁入。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明年的岁入会有大幅增加,但支出也同样增加了许多。特别是这高薪养廉之策,所费钱财是之前的两倍,照这么算,岁入依旧不能覆盖支出,还是会出现亏空。"

贺星回已经算是很能赚钱了,短短一年时间,几次出手,就顺利地填补了国库的亏空,还增加了不少收入。

但是朱明也算是看出来了,他们这位陛下,同样也很擅长花钱。

所以虽然那已经是明年的事,但他也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总不能等到明年没钱的时候,再来哭穷吧

"原来是这事。"贺星回闻言笑道,"正好,朕也有一个好消息,要与诸卿分享。阿蛮,让人把东西抬上来吧。"

最近阿蛮的护卫队又扩大了一些,已经完全接手了贺星回近身护卫的事。她闻言便往后走,不会儿,就有一群女兵,手捧木匣鱼贯而入。又有人抬上来一张桌子,女兵们便将手中的匣子放在桌上。

"最近皇庄正好在收获今年的作物,这就是那边送来的。"贺星回兴致很好地站起身走下来,从匣子里抓起一把稻谷,对众人道,"诸卿且看,这就是皇庄今年的收获,这些作物都经过了数十次的改良,不仅更加颗粒饱满、味道更加香甜,产量也有所提升。"

众人听到最后一句,才纷纷上前查看。

他们虽然不用自己下地种田,但身为军国重臣,对民生十分关注,也看过不少刚刚收下来的庄稼,毫无疑问,贺星回拿出来的这些,比之前见过的都好。

因为是皇庄出产,那都是上好的田地,有这样的成色并不奇怪,但贺星回提到了产量,就让他们不得不在意了,"不知产量能提升多少"

贺星回笑着道,"三成。"

"三成"众人都有些惊住了。现在耕种的作物,已经是代代改良过的品种,想要提升产量,只能指望老天爷风调雨顺了。现在贺星回说产量可以提升三成,即便是皇庄的上等良田,也还是让人震惊。

"是至少三成。"贺星回纠正了一下,"像是皇庄这样的良田,增产五成的也有。"

"劣等田也有三成"韩青迫问。

"是的。"贺星回点头,"除了皇庄之外,朕也让人在京中划了一片劣等田地,依法种植。这会儿庄稼还没有收,诸位若是不信,可以去实地看看。"

"臣愿往一观。"朱明立刻道。

其他人见状,也都纷纷开口,想去看看。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块田能增产三成,若是能推广到全天下,那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得到更多的税收,让大越更加兴盛。

不过想到推广,众人也稍微冷静了一些,瞿英问,"陛下这些种子,可能推广到他处"

"不是种子,而是一套完整的种植方法。"贺星回道,"从育种和肥地开始,所有的一切都要纳入掌控,最后的产量就不会差太多。"

"可是各地的气候和土壤不同"

"放心,这些种子,就是在庆州改良出来的。庆州地广,什么样的气候和土地都有,相应的也开发出了不同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方法。"贺星回道,"既然在庆州能推广,别处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