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等好消息,太过兴奋才看不进去,现在,是过于失望,心情烦躁才看不进去。
很快春闱放榜。
这是天下学子以及朝堂都十分关注的消息,萧遥没有特意打听,也知道赵闯考了榜首,萧大公子考了第四。
当天,萧遥便打发了千秀回侯府贺喜。
镜湖边游人如织,旁边的明镜楼里,则坐了许多学子,这些学子有的一脸春风得意,有的一脸沮丧和失望。
得意的,有的与同样高中的人高谈阔论,有的则安抚名落孙山的好友,落榜的,有的恭喜高中的好友,好的跟同样落榜的学子诉说着未来的计划以及生活的艰苦。
赵闯作为榜首,是最为春风得意的那一拨。
他耳畔听着其他优秀学子的夸赞,脑海里想的,却是自己并不曾辜负她的信任,终于金榜题名成为榜首。
想到她会如何高兴,会如何夸赞自己,赵闯热血沸腾,高兴得差点忍不住长啸起来。
一人叫道“必行兄,你连中两元,若殿试再被点为状元,便连中三元了以必行兄的才华,这连中三元,想必不难。”
赵闯回过神来,连忙摆摆手,谦虚道“哪里哪里闯虽然也有些学问,但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闯是万万不敢说自己便连中三元的。”
说完眼角余光瞥见跟同年敬酒的萧大公子,便端着酒杯走了过去“萧大公子,恭喜恭喜”
萧大公子和赵闯同是国子监的学生,自然认识赵闯,见赵闯来跟自己道贺,马上笑道“同喜同喜”又络绎不绝的夸赞赵闯策论写得好。
赵闯大为高兴,他听着萧大公子的赞扬,心里想的是萧遥也出自建安侯府,若此刻在他跟前,说不得也是这般赞他的,因此忙谦虚地回话。
李维和云逸来到明镜楼,一眼便看到与萧大公子相谈甚欢的赵闯。
两人下意识地,就联想到萧大公子是萧遥的堂兄,赵闯定是因为这个才跟萧大公子如此友好交谈的,当下不约而同地走向赵闯,出声招呼赵闯和萧大公子。
赵闯和萧大公子看到李维和云逸,忙过来见礼。
李维看了两人一眼,含笑道“两位今日齐齐高中,恭喜恭喜”在听赵闯和萧大公子谦虚后,又赞了几句,这才问“方才见两位聊得颇为投契,不知在说什么呢”
赵闯笑道“再跟颂之兄说他的策论。颂之兄不愧是国子监夫子看重之辈,一篇策论写得着实精妙。”
萧大公子听到这话,连声说“汗颜”,又再次狂赞赵闯的策论。
李维听了两人的互相吹捧,一时有些怀疑自己猜错了从赵闯对萧大公子的赞扬来说,萧大公子的策论的确很不错,两人互相吹捧,应该是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这么想着,他来了几分谈兴,也加入讨论当中。
几人正说着,忽然又有人高呼李维的字。
李维和云逸看过去,见徐家两位小将军正一脸爽朗地冲他们几个挥手,嘴上叫道“听闻赵大公子今日高中榜首,不如由我们兄弟俩做东,大家喝一杯”
赵闯认得徐家兄弟,知道是李维未婚妻的两位兄长,又听母亲说,李维很是喜欢他那位未婚妻,想着自己不能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难得表弟遇到有情人,自己自然要支持的,当下笑道
“两位徐兄多礼了,不过徐兄给面子,我们必要上去喝几杯的。”
说完笑吟吟地看向李维,“殿下,走罢,一起去喝酒。”
云逸听了,忙扭头看向李维。
李维瞥了他一眼,对赵闯点了点头,露出一个笑容“走,喝酒去”
一行人上二楼包厢喝酒,因着人多,又有春风得意的赵闯和萧大公子,因此气氛很是热络。
席间,两位小徐将军不住地帮李维挡酒,惹得席上众人都取笑李维,说两位大舅哥对李维很是维护。
云逸一边听一边点头,笑着拍李维的肩膀“因为很快就是自家人了嘛,哈哈哈”
徐大公子为人爽朗,听了便笑道“帮殿下挡酒,是因为稍后还要去游镜湖,万不能让殿下醉了。”
云逸顿时恍然,一边点头一边大声地道“啊,原来如此。”
徐大公子给了他一个眼神,表示他猜对了。
李维听了,笑着举起酒杯道“维酒量很是不错,多喝几杯也没问题。”说完一仰头,将杯中酒干了。
干掉一杯酒,他又给自己倒酒,倒完了端起酒杯看向赵闯“今日还未曾祝贺必行高中,这一杯,敬你的,恭喜恭喜”
因他说是祝贺赵闯高中的,旁人便不好挡酒,徐家两位小将军便眼睁睁的看着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李维喝完这一杯,又去倒酒,祝贺萧大公子也高中。
接连喝了三杯,他的俊脸上微微泛红,但他似乎喝得高兴了,又要去倒酒。
徐家两位小将军见状,相视一眼,既有些不解,又有淡淡的不满。
云逸看不下去了,一把将酒杯拿过来,嘴上说道“我知你最近心情不佳,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