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过神来之后,他阴沉着脸站起身,在书房中慢慢地踱步。
周侍郎见许尚书神色不对,便起身宽慰道“萧遥立下战功,虽然对我等有些威胁,但我等在朝为官时,有她这战绩,后世提起来,便不会只有两度南逃的名声。”
许尚书冷冷地斥道“蠢材”骂完见周侍郎一脸不解,便解释道,“正是因为有萧遥这样的将星,我们的名声,才会更难听。一介女子尤能上阵杀敌,灭了北戎国,而百官身为七尺男儿,却两度南逃,这样的名声,好听么”
周侍郎一听,果然是这么个道理,顿时脸色阴沉“那我们如何是好”
许尚书那张老脸一派阴森,闻言便道“还能如何如今萧遥炙手可热,我们只能避其锋芒。”
只是这么一来,还不知道要受多少气。
周侍郎听了,心情也烦躁起来。
不过,他自然不能在许尚书跟前发泄出来的,不仅如此,他还得安慰许尚书“瑾儿此番也跟着北军征战,想来定有一番功劳的。”
许尚书却并不高兴,诚如他从前所说,许瑾走的是读书一途,拿到太多的军功作用不大。
王大老爷自从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便一直心烦气躁地走来走去,过了半晌,他问正在出神的王丞相“爹,北边那些生意,是否全部交还将军府”
王丞相微微抬起眼睑,面无表情地说道“还什么难不成萧遥还敢闹到明面上且看看。”
王大老爷急问“若她闹起来呢谁不知道将军府的大姑娘跟个破落户似的,什么都敢闹到名面上”
若萧大姑娘不是这么个性格,她早就成亲了,何必拖到将军府出事,不得不以女儿身上战场
王丞相冷笑“那是从前,如今她成了镇北侯,若敢不要脸皮跟我们闹起来,我倒佩服她。”
王大老爷听了,略想了想,很快点头。
萧遥如今可不是从前那个白身了,只怕整个大兴朝都传遍了她的名声,他就不信,身居高位的萧遥还敢像从前那样不要脸皮地闹事。
杨大太太在将军府门口堵住了访客回来的萧大太太和大奶奶,皮笑肉不笑地道“从前也算是通家之好,如今怎么便翻脸不认人了”
大奶奶还从来没见过杨大太太这样的没脸没皮的东西,听了这话当即冷笑“像杨家这等人家,我们不敢相交,不定哪天落魄了,又要被扫地出门。”
说完没再理会杨大太太,扶着大太太准备回去。
杨大太太气得涨红了一张脸,忍不住道“将军府好大的架子。只是,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将军府可别有落魄的那一天。”
这些天她想尽办法跟将军府交好,可一直不能如愿,每次萧大太太都不大愿意搭理她,而大奶奶呢,倒愿意说一两句,可每一句都是嘲讽。
她便是奉了夫命要跟将军府打好关系,被冷落和嘲讽了这么些天,也有些忍不住了。
再想到这行军打仗最容易出事,不定哪天刀剑无眼,将军府的顶梁柱萧遥便没了,不如自家文官那边稳定,所以恼怒起来言语便有些无状。
大奶奶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不劳杨大太太费心。”
杨大太太气极,咬牙切齿地道“狗眼看人低。”
话音刚落,便听到一道有些阴柔的嗓音道“圣旨到,将军府请接旨”
杨大太太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忙看向身后,打量那些传旨太监,看他们是否将自己的话听了去。
萧大太太和大奶奶听到圣旨来了,根本没空再理会杨大太太,一边命人开正门,一边请传旨太监进去坐。
杨大太太见传旨太监异常客气,情知将军府有好事,心中万分羡慕,便挤出笑容说道“大太太还不快请公公进去喝茶还得请老太君和府里的主子出来迎圣旨呢。”
一边说,便一边想下车帮忙。
萧家大奶奶差点翻白眼,冷冷地道“府上有事,恕不招待。”说完给了身边贴身丫鬟一个眼色。
那丫鬟马上上前低声吩咐那几个看门的,让他们看好了,不许杨大太太进门来。
杨大太太的脸皮再厚,此时也扛不住了,脸上的肌肉抽搐几下,努力挤出笑容缓解尴尬,便命车夫赶车到一旁等着。
她不死心,想知道宫里给将军府宣什么圣旨。
未几将军府的主子们全出来接旨。
传旨太监开始宣旨。
杨大太太听完,心里像被压了一块石头,沉重无比,可是那块石头似乎绑了翅膀,随时能被翅膀带上天空。
杨大太太的心里煎熬得很,恨不得马上冲上去跟萧大太太交好,将自己学会的所有恶意奉承的话全部说出萧大太太听,希望萧大太太愿意跟自己交好。
可是直到传旨太监走了,将军府的人也没看她一眼。
杨大太太厚着脸皮,想上前去攀交情,可是才走出没几步,就被看门的驱赶了,闹了好大的没脸。
没办法,杨大太太只得回去,将此事跟杨大老爷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