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急的,甚至恨不得催皇帝说急报的内容。
所幸皇帝也很急着分享好消息,马上将折子递给太监,笑着说道“张将军到达驻地之后,接连三日打了胜仗,这折子,除了汇报军情,也是请功。”
“什么”百官听了这话,都惊呆了,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太监将折子递给王丞相,王丞相看完递给下一位。
很快,三品以上的大员都看过这份折子了。
这的确是请功的折子,就连五皇子这样的草包,都拿到了战功,还有被他们推出去代替家里优秀儿郎的一些不出息子弟,也有军功
这实在太难以置信了,所以百官看完之后,纷纷讨论真伪。
七嘴八舌讨论了一通之后,百官都认为这是真的。
这种战功,不可能是假的,因为轻易就能拆穿
意识到这一点,这一刻,推了家族中不甚出息子弟北上的那些大人们,诸如王丞相和许尚书几个,心里都涌上了无以伦比的后悔
如果没推,这次拿到军功的,可就是家族里的优秀儿郎啊
他们有了军功,再有自己推上一推,前途绝对一片光明
许尚书心中的后悔只是一瞬间,因为他马上想起,许瑾下午便要出发了
许瑾是进士,此行北上拿到军功,于文武上都拿得出手,再有他这个祖父提携,未来的高度绝对低不了
再加上,原本是人群焦点的将军府萧大姑娘萧遥,也不过挣得少许军功,并没有表现出将军府独有的用兵如神,而是泯然众人。
许尚书瞬间变得意气风发
谨慎的兵部侍郎出列,道“北戎凶悍,这次却接连战败,会不会是阴谋”
刑部尚书道“张余年折子中写到,北戎凶悍,想是有人故意夸大以减轻自己的罪责。”矛头直指苏不为和武安彦这两个派别。
另外两派自然不愿意己方人物被扣上这个罪名,马上吵了起来。
若非有人惦记着将族中子弟送到北边挣功劳,这次朝会,怕是要吵到下朝。tv更新最快
这次出列打断争吵的,是长公主的驸马,他认为,这次抵御外敌,居然要用到女子上战场,这表示武将中的后进很少,希望皇帝多派年轻后生到战场上打拼。
此时此刻,傻子都知道,他是想推自家的子弟到战场上去分功劳。
不过大家也是这么想的,因此没有戳破,反而附和,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到战场上分功劳说得清新脱俗,并纷纷推荐族中的子弟除了会读书的儿郎,其他的全都可以打包到战场上挣点功劳,反正又没有危险。
还是谨慎的兵部侍郎出列“诸位大人不如考虑清楚若是北戎的阴谋,这实在”
长公主的驸马道“只在城门跟前叫阵或者应战,随时有援兵,无碍”
等探明北戎的虚实,确定他们的悍勇当真是被苏不为和武安彦故意夸大的,张余年说不得会率领全军反攻,届时功劳更大了,此时不趁着林稽和许瑾北上的机会一起北上,反错过了机会,岂不可惜
张余年接连多日打胜仗,就连五皇子以及百官认定的一些纨绔子弟,都挣到了军功,着实让人眼红。
当日下朝,有志要让自家不出息子弟北上挣功劳的官员,都将自家子弟推出来,并在半个时辰内收拾好东西,将他们打包送去跟林稽和许瑾一块儿北上。
许老太太和许大太太虽然还是担心,可不如原先担心了,送许瑾时,脸上甚至露出了几缕笑容。
因时辰是皇帝定的,没人敢误,所以午时一刻,许瑾和林稽等人,便辞别家人,开始北上。
许老太太回去,见了许尚书,说道“既然北戎不堪一击,萧家那个死丫头,是不是该叫回来了”
没理由让她一个才十五岁的小姑娘平白挣功劳的,尤其是在打了许瑾,累得许瑾身体弱了之后。
许尚书道“再等等。”马上就弄萧遥回来,是个人都能看出他是什么打算,再联系他从前想跟将军府结亲,那些人难免会说他翻脸无情,容不下将军府。
许老太太点了点头,叮嘱许尚书紧着办,然后笑道“真想不到,我们家瑾儿会因祸得福。”
许大太太也连忙点头,面带喜色。
当天夜里,许尚书刚躺下,忽然被紧急召进宫中。
许老太太吓得面无人色“怎么这个时候还要进宫去的,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许尚书没说话,他本能地觉得不好。
进了宫,许尚书发现,三品以上的大员全来了。
坐在上首的皇帝一脸的山雨欲来“方才来了急报,张余年不听黄副将和萧千总的劝阻,执意率领全军出击北戎,折损超过一半兵力,除却溃逃的,只余三万人退守城中,怕是支撑不了片刻,小城便被北戎攻破。”
御书房中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工部尚书的身体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
他跟爱妾所出的儿子,虽不成器,可深得他的宠爱,今天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