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3 / 6)

个有独特魅力的人。

赵教授很快来上课,他说了一些课堂上的内容,笑着说道

“文学史上,有妙手偶得之的天赋型选手,也有苦心遣词造句而大放异彩之人,前者我们今天不说,就说说因为推敲而出名的诗句,最出名的是僧推月下门可见,文学作品中,改一个字,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卫前听得有点不耐烦,因为他想听和萧副总理的有关研究,不想听文学上的东西。

他偷眼看向四周,见大家都听得认真,只得收起心中的不耐烦,继续认真听起来。

赵教授继续道“而在民国,有一位被东瀛誉为谍之王者的优秀情报员渡边小姐,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可以在教科书以及稍微出名一点的书看到的萧副总理,传说中,她是用传递情报的。我上个月,去了一趟北平,有幸看到一小段机密文件。”

卫前听到这里,虎躯一震,马上坐直了身体。

只见赵教授一点鼠标,幻灯机上换了一张幻灯片,上面是一张照片。

照片拍的是一张泛黄的纸张,上面是一张写着许多音符的曲谱。

赵教授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因为当时他们是在整理文件,所以这些文件都是编了号的,因此我便大致猜测,这张曲谱到底属于什么顺序的,又用这个顺序查找萧副总理以晨光初现这个名字发表的。然后,大家发现我猜到了什么”

他又一点鼠标,幻灯机上出现了一篇的前几段,然后有些激动地看向台下的学生,“现在,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根据这些曲谱找这片对应的文字,看能不能看到有效信息”

全班同学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这些年来,一部分人一直都默认萧遥是个情报人员,是以传递情报的,可是到底如何破译中隐藏的情报,他们一直不得而知,国家也没有解密。因此,这部分人一直尝试着根据历史事件以及发表时间破译。

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成绩。

而越来越多人,看到没有有效的信息破译出来,都认为萧遥是情报人员的消息有误,是假的。

而今,赵教授居然弄到了一份绝密文件,并且可以破译了

卫前和其他学生一样,马上激动地提议能否先将曲谱的照片拍下来,接着再各自破译。

20分钟后,大家看着破译的几句文字,都激动得难以自持“是东瀛第一次侵华的内容是有效信息,真的是有效信息9月16日晚七时,东瀛将侵华,初拟于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动手,先遣部队为一个连,柳条湖路段铁路被炸后,将有一个师携xxxxx轰炸北大营。”

卫前激动得头皮发麻,血液沸腾“不仅有明确的时间,还有明确的地点以及入侵人数和武器难怪东瀛会失败,难怪”

难怪建国时,从前毫无战绩的萧遥,居然一下子坐上副总理的位置

那时候,报纸上有各种论调,一会儿说这位将军不满,一会儿又说那位将军不满,但是隔天之后,被说到的将军都出来辟谣,说他们没有不满,他们满意得很

可是由于萧遥的贡献是看不到的,还是有人暗地里猜测,说因为萧遥生得倾国倾城,将军们才愿意卖面子帮她说话的。

后来,是备受尊敬的李先生和季先生亲自辟谣,大家才信了

然而多年之后,时间过去,这样的传闻一直源源不断。

卫前发现,几个东瀛学生都十分激动,一直在低声讨论着。

一个学生拿着手机站起来“我刚查了一下东瀛第一次侵华,时间地点和人数都没有错萧副总理碉堡了难怪被她坑得差点亡国也不得不尊称她为谍之王者太太太厉害了”

班上的同学再次激动地低头翻手机,见时间地点人数和武器基本都对得上,再也忍不住,低声激动地讨论起来。

这节课结束之后,破译的相关照片与信息传到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数华国网友激动得头皮发麻,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用双手在键盘上敲下“啊啊啊啊啊”这类感叹词表达内心的激动。

具体的时间地点,非常精确军队人数和出动的武器,居然全都被萧遥搞到了

所以,萧副总理就是萧副总理,太流弊了

还有网友有点不解“情报部门管的是从华国获得的情报吧萧副总理怎么连军队的内容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马上有自称是萧副总理的粉丝解惑“萧副总理当时是东瀛情报部门的总负责人,也就是说,所有的情报都经过她的手,而高层的一些会议,也会请她参加。这么一来,安插情报员到相关人员身边,再根据现有消息进行推测,具体的情报不就出现了么”

卫前一下子成了萧遥的粉丝,他开始辅修中文系和历史系的课程,并且粘住赵教授,铁了心研究萧遥。

两年后,萧遥诞辰100周年,东瀛的三井、泽北和田中家族同时发表了,名字几乎一致我与渡边

这三个家族的传人出来接受采访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