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 章(5 / 7)

萧遥放下信,琢磨了起来。

她其实并不知道几十年后,华国是怎样的,可是想想,又觉得自己或许知道。

可是若写,该写什么呢

郑太太看到相思被陈先生推荐过后,一炮而红,几乎是崩溃的,这些日子以来的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就相思那样的,放古代那是要被当作西厢记这类,禁止女儿家的,论起文采,相思还远不及西厢记呢,凭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推崇根本就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

郑太太气不过,整日里翻各报纸,特意找夸赞她的贬低相思的评论来看,可是一百篇,也就只有一篇,更多的,是把相思与她的放在一起,并认为论起艺术成就,她的还比不上相思。而拿来踩相思的,是女子之路

郑太太看得暴躁不已,连孩子都忘了带,马上撰文反驳这种说法。

她的居然连相思都不如,真是岂有此理

发泄一通,郑太太的理智回笼,又翻了翻报纸,坚持认为有黑幕。当发现第一次发文推荐相思的,是北平大学的陈教授,更是坚持这般认为。

因此晚餐时,就对郑先生提起萧遥与陈先生。

郑先生听了便道,“说他们做什么不是一个派别的。陈先生比萧遥大,又是成名已久的前辈,面对萧遥时丝毫不留情,多次与萧遥在文坛上论战,不见得是什么君子。”

郑太太马上酸溜溜地道,“你倒是为她说话,可惜她对你的困境视而不见,反要落井下石”

郑先生讶异地看向她,“你怎么说这样的话她现在与我再无关系,怎么会帮我再说,过去的事,毕竟是我们不对。”说完见郑太太脸上的不以为然,不由得失望,“你何时起,竟变得如此尖酸刻薄了”

郑太太当场就砸了碗,哭着回房了。

次日,郑太太红肿着眼睛,坐在沙发上将积累下来的明日报翻出来,把相思慢慢读完。

她读完之后,哭了起来,想起萧显与青萍的深情,再想到郑贤对自己的敷衍,更是悲从中来。

或许,在郑贤心目中,萧遥就是他心中那个青萍,而她不过是他为了门当户对而娶的人。

郑太太这般想着,心中最后一丝优越感都消失殆尽,恨不得就此嚷嚷,醉红尘就是逍遥客,她们是一个人

可是,说了又有什么用呢

若相思卖不出去,被人批判,她嚷出来,还能让萧遥的名声受损,作家的身份蒙上一层灰色,可现在相思不仅以一己之力带红了明日报,还引发了文坛的论战,支持者压倒性地胜出,她嚷出来,完全无用,反而成全了萧遥

很快,相思连载完成。

无数将美好感情寄托在这部的年轻男女们都哭瞎了眼睛。

他们以为萧显与青萍冲破了家庭和旧观念的束缚,一切就能完美,万万没想到,这个世界的顽固超出想象,除了青萍的父母,居然还有那个贫穷落后的小镇

然而许多人还是非常喜欢这个故事,陈先生认为,两人争取过,也曾得到过,两颗心始终在一起,那就是好结局。

其他人则认为,这是健康的结局,可以为爱痴狂,然而当爱情果然敌不过冰冷的现实时,又愿意好好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由始至终,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就是批判这部的那一拨人,对这个结局也给出了支持的声音。

当然,被徐编辑当成噱头宣传的60年后之华国,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相信的人十分激动,因为他们做梦都希望,把侵略者赶出华国,华国人自己当家作主,他们相信,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华国会变成那个样子的。

不信的人则表示,要让四万万同胞一齐吃饱穿暖,还有空闲时间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纵观历朝历代,即便是有名的盛世,亦做不到这一点。

而那些机灵的,见有人讨论相思这一类型的,又有人讨论未来的样子,干脆开始写类似的言情,不喜欢写言情的,则极尽所能地幻想,并在短时间内把两万的稿子寄到了明日报。

萧遥看了网络上的讨论,又看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爱情、对未来猜想的,哭笑不得。

这些人,真的太机智了。

对一部来说,能引起广泛讨论与跟风,那么就是成功的。

傍晚,萧遥领着两个护卫从校园内出来,往家里走。

走出不远,忽然来了一群奔跑的人,这群人冲散了她与两个护卫。

萧遥本能地意识到不妥,连忙全身戒备。

很快一个人挥着匕首对着她捅了过来。

萧遥连忙蹲下避开,不想想杀她的人身手敏捷,竟很快又转过来,挥着锋利的匕首袭向她的脖子,直奔喉咙。

萧遥瞬间就意识到,这人是个高手,当下在闪避之余,一记断子绝孙脚踹了过去。

“啊”一声惨叫响彻全场。

很快那两个护卫挣脱人群,赶了过来,一个拔枪戒备着,一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