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7 章(5 / 6)

许多人心情愉悦,所以竟一时没注意到,这5000字居然是庶子踩着嫡子逆袭的

而注意到的很不爽,觉得这简直是一派胡言,“简直岂有此理,哪个家族对嫡出庶出会如此区别对待都是家族子弟,互相帮扶才是正理这位逍遥客定是庶子出身,天生仇视嫡子,所以才这般乱写一气不仅企图将庶子和嫡子对立起来,还意淫庶子比嫡子优秀酸儒酸儒”

还有人对主角齐福居然暗中怨恨自己的生母这一行为十分鄙视,义愤填膺地写了一篇文章声讨,声言子不嫌母丑,齐福却嫌弃自己的生母,简直不配为人子

当然,也有唾骂齐太太苛待庶子的,一个个都看得十分入戏,回去了和同事讨论,提起里的事,还是非常激动,叫许多没看的,忍不住找了报纸来看,看完或是大呼过瘾,或是鄙视齐福嫌弃生母或是唾骂齐太太,不一而足。

第二天,日报刚送到各报刊或书店,就被抢购一空。

各店主见源源不断的人来买日报,当即差人去报社加购,还将次日订购的分量加大。

读者们拿到报纸,马上翻到反哺这一页,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他们看到优秀的主角出国留学,被大多数留学生和当地学生给比下去了,不免将揪心起来,待见着主角历经迷茫之后,马上奋起直追,再次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拔尖的那一个,顿时浑身舒爽,觉得比大热天吃了西瓜还要畅快。

其实要细究,这样的情节很是寻常,但是加入了升级流和爽点设置,还是戳中了许多人的心。

而骂这个故事的人,看到这个之后骂得更狠了,认为这个作者通过主角意淫,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了,当即写文大肆鞭挞。

日报是有固定的读者群的,这些读者都喜欢看各类通俗故事。而非读者群呢,则比较喜欢正统的文学以及社论等,平素并不关注这么一份报纸,可是接连两天,他们都看到有人撰文批判反哺,不由得对反哺起了一些兴趣,翻出这份报纸,看第一期的故事。

看完第一期,不由得勃然大怒,“格局过小,陷于闺阁之中写闺阁事,无一丝闺阁女子的可爱,更非丈夫读物小妾与大妇争宠,看第一期便知,最后必定是小妾依靠出息的儿子,将大妇扳倒上位此乃封建残余恶臭,不名一文”

有更耿直一些的,直接就拿笔,将反哺和骂反哺的人批了一顿,“彼乃妇人读物,非丈夫读物,无闺阁少女的灵秀,充斥内宅争宠之腐朽落后,写封建恶臭,行倒退暴行今有诸公论之辩之,犹如市井夫人论东家长西家短,全无男子气概”

这样的话,马上被痛骂了,“妇人如何丈夫如何若无妇人,如何有丈夫一篇作品,竟还分公母,岂不知也是你们痛恨的封建流毒”

两派人在相对严肃一点的报纸上撕了起来,互不相让,很快发展成了骂战。

而导致这一切的反哺及其读者,完全不知道竟引起了文坛骂战

日报编辑部是很关注反哺的,因为第一天刊印的报纸5000份全部售罄,第二天就被要求加印,增加到了8000份还是售罄,从第三天开始,主编决定冒险,印刷了足足12000份,发现虽然没卖完,但剩下的不多,成绩如此亮眼,他们自然随时关注社会上的讨论。

当看到文坛上掀起了骂战,主编瞬间化身为一个红眼赌徒,要求印刷15000份

整个编辑部都觉得主编疯了,蒋玉莲道,“今天的12000份都没有卖完,如何能印刷15000份”

其余人也纷纷劝,劝主编冷静一些。

主编一摆手,“就15000份已经掀起文坛骂战了,定能越卖越好”

蒋玉莲很头疼,“可那都不是什么好名声”

一直在骂格局小,是庶子的无脑意淫,是流毒甚广不知不觉影响人的精神鸦片

主编一笑,“我已经请人写了反驳的文章,明天便发表。告之那些唾骂反哺的人,这篇文章旁的不说,绝对不是什么正妻与小妾争宠的闺阁文,斥责他们不读文便评文,有失公允”

众编辑目瞪口呆,都看向主编。

主编一笑,催促蒋玉莲赶紧去干活。

次日,京都时报果然刊登了一篇斥责评书人不读书的文章,这篇文章以诙谐的用词辛辣讽刺了骂战的两派根本未曾看内容便将之定性为封建流毒,有失公允,绝非君子,认为他们根本没有资格评论这篇。

这篇文章一出,那些看了第一期没看后面的,都很不爽,为了表示自己有资格评论,马上叫人去收集这几期的日报。

而没看过的,见两派骂战厉害,竟又有人出来骂这骂战的两派,顿时对这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上到街上叫住报童买报。

当天,15000分报纸全部卖完

而看报的人,看完四期,觉得虽有留学部分,但似乎也是为了主角崛起回来进入内宅帮生母撑腰而服务的,并未改观,次日再次发文鞭挞,认为拿留学生事为腐朽的封建斗争服务,更不可饶恕,更该骂。

次日,他们又买了一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