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如冠玉,双目如潭。
见到这人正脸的一瞬间,沈秋脑子里便冒出了这几个字。
尤其是他那通身淡漠却矜贵的气质,明明看起来还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可却总能让人在注视着他的时候,忘记了他的年纪。
沈秋略带些惊艳的看了顾砚半晌。
在顾砚察觉到抬头的一瞬,才赶忙收回视线,低下了头。
顾砚好像并没发现一般淡淡往这边扫了一眼。
见到那个低着头的小丫头后,视线微顿了一瞬,随后便收回目光,径直朝店外走去。
忙碌的时间一晃而过。
快到几乎让人来不及反应,开业前三天便结束了。
优惠活动终止,到了第四天,每天上门的客人几乎肉眼可见的少了许多。
但即便如此,开门营业一天算下来,他们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最起码要比之前摆摊的时候强了好几倍。
而开业前三天的忙碌一过,随着客流减少,沈家的众人也不必都一股脑挤在店里了。
沈大郎他们商量着去定了个石磨回来。
沈秋也回家去收货,然后又拿到镇上给布庄的张娘子送去。
沈二郎和沈三郎开始和沈大郎商量着,三人轮流在镇上当跑堂的。
其余两人轮不到的时候,就回家来干活儿。
至于周氏她们,在店里的生意恢复到正常状态后,也只留下了两人。
不过毕竟生意做的比以前大了,所以最后经过商量,还是把沈春留了下来,在店里帮忙。
而沈夏因为更喜欢做针线活儿,则是依旧回家,跟之前一样和村里那些妇人一起做那些玩偶。
几天后,不管是店里的生意还是家里的活儿,都逐步趋于稳定。
r而在此时,他们为新房子那边儿定的家具也终于做的差不多了。
沈秋和家里人一起去验收了家具。
在确定没问题之后,也终于迎来了搬家的日子。
他们的新房子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入住了。
而这也就表示着,他们终于可以彻底远离沈老太和沈四郎,单独过日子了
沈家人的兴奋溢于言表。
而沈家三兄弟即将搬家的消息,也几乎不用人相传,便满村皆知了。
沈老太在家听到消息气红了眼。
沈四郎更是沉默着许久不语,只低头不知道一个劲儿琢磨着什么。
另一边,等晚上周氏他们关了铺子回来后。
沈家众人便坐在一起商议明日搬家的事儿。
“明天店里的安排还是照旧,早上二郎和三郎留在家里,就先把家具什么的都搬进新房子那边儿去,媳妇儿,你就带着二丫三丫帮忙收拾被褥那些吧,至于大虎他们,就让帮忙干一些杂活儿,扫扫屋子什么的,到时候东西搬完了,尽量把这边儿房子也给收拾利索了。”
沈大郎安排着明天各人要做的事儿。
其他人也没有任何意见,被安排了就老实点头。
沈秋听完沈大郎的安排,没发表什么意见,只在最后说了句“既然咱们明天就要彻底搬过去新房子那边儿住了,那给老太太的那笔钱”
沈秋看向其他人。
而沈家众人此时一听她这话,却是愣了一下之后,全都沉默了。
是了,当初签的分家文书上面,可还写着他们得在三个月之内交给沈老太十两银子,给沈四郎娶媳妇儿用呢。
如今这段时间忙得昏天暗地,他们竟是把这事儿都给忘得差不多了。
若不是三丫这会儿提醒,他
们怕是真没想起来。
沈大郎无言的沉默片刻,开口“是得把这笔钱结清了,既然都要搬出去了,那也就没必要跟这边儿再有过多牵扯,都理干净吧,以后只逢年过节来往一下就算了,其他的,咱们管不了,也没法儿管。”
说到这儿,沈大郎难免有些感伤。
可很快,他又想到别的事情,这股感伤很快也就被他遗忘到脑后了。
“还有一事,既然咱们三家现在都要搬出去分开住了,那有关这段时间以来摆摊和开店上的账,也都各自算一下吧,免得时间拖久了,以后成了一笔糊涂账,算不清楚。”
沈大郎突然说起这个,别说是沈家其他人,就连沈秋都难免愣了一下。
不过对于算账这事儿,大家都很能理解沈大郎说的这番话。
既然是一家的亲兄弟,那也就无妨伤不伤感情什么的。
反而如果这笔账不早日算明白的话,那拖久了反倒是更容易伤感情。
所以面对这事儿,沈家其他人都没有任何意见,只稍愣了片刻,便都点头同意了。
好在这账算起来也容易。
因为自打沈家第一天摆摊开始,稍微识几个字的周氏这边儿便一直记着每天的账目。
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包括以前说好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