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天成虽然和陈子更互怼,却也没忘了待客之道。
他和邓勋不是很熟,但见过面。
“邓兄,真是稀客,里面请。”顾天成拱手道。
邓勋也是连忙还礼。
姜成华三人又和袁冬初各自见过,之后,顾天成陪着他们客客气气的进了堂屋。
袁冬初坐了一路的船,来到通州之后还没来得及歇息。和这几位见过, 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顾天成等人各自落座的同时,星辉进门,给他们换了新茶。
姜成华看了看托盘上收走的两只茶盏,问道“天成刚才可是和袁姑娘商量事情”
顾天成恬不知耻的说道“我们难道一定得商量事情就不能聊点闲事的吗“
邓勋和他不熟,听了他的话,自己反倒觉得尴尬了。
姜成华两人却不以为意。
陈子更开始就事论事“袁姑娘这一路甚是辛苦,午饭之后不去歇息,自然是有要紧事儿和你商量。
“你们说了什么是否和景文那份上疏有关”
顾天成夸道“你小子脑子转的挺快啊,这么复杂的事情都能想清楚。”
陈子更被他嘲讽,不由得冷哼一声。
实在是他得给袁冬初留面子,若只是顾天成这厮,他多的是更加嘲讽的话。
姜成华不掺和他们互斗,正色问道“景文那份上书送进阁部就是了,无论成不成,都不是咱们能左右的。既然这样,你和袁姑娘在商量什么”
又是阁部,又是成不成的,把邓勋听得一头雾水。
他连忙问道“你们说的是秦公子吗什么上疏”
秦向儒这事儿,顾天成虽然没四处宣扬,却也没必要瞒着自己人。所以,姜成华和陈子更是知道的。
这时听邓勋询问, 陈子更便给他一通解释。
陈子更说的平心静气,邓勋却是越听越惊讶。
他这份惊讶不单因为秦向儒一介布衣,居然能给朝廷写如此大手笔的上疏。
他更吃惊于诚运的这位袁姑娘,一个平民女子,居然真敢去阁部,而且还真被她把秦向儒的上疏送进去了。
姜成华继续他的疑问“你和袁姑娘商量了什么我们能帮上忙不”
顾天成笑嘻嘻的“我琢磨着,如果朝廷有意让万顷仓迁址,旧仓的一部分粮食一定会运往津州粮仓。”
姜成华点头“有可能”
顾天成继续“我觉的我们诚运南北的规模有点小了,实在没办法在运粮这个事情上分一杯羹。”
陈子更实话实说道“那是一定的,就你們这点船,实在不值一提。”
顾天成笑呵呵的看着他,说道“所以,我想筹一部分银子,在鸿江船厂多定几条大船。
“你既然知道我们的那点船不值一提,那就帮忙凑几个银子呗。”
陈子更当下就挠头了“凑银子当然没问题,主要是我手里也没多少,怕是不顶用。”
顾天成哧的一声就笑了“瞧把你吓的,兄弟我压根儿也没想过从你这儿解决。”
谷徚
邓勋那边却是听得心里一动,说道“我回去问问我祖父和父亲, 或者我们家可以帮顾兄解决一部分银两。”
不是吧和陈子更开个玩笑而已, 居然捞到个干正事的
顾天成看着邓勋“邓兄家里居然如此善于经营吗难道贵府正好有银子要往出贷只不知利钱几何”
他这是借银子做生意, 利息一定要算。但是,若是不熟悉的人,利息太高的话,恐怕不划算。
邓勋略有些不好意思“我还不知道家里的意思,只是想着问一问。当然,若是的确能给顾兄凑一部分,利息一定得低于钱庄。”
顾天成连忙谢过,成不成的先别说,至少人家有这份心。
这邓勋是家中长孙,性情稳重,为人处事上也考虑的周到。听闻陈子更这趟是参加朋友的婚礼,当即表示,明日他也和姜成华几人一起给康豪贺喜。
第二天就是八月初二,是康豪娶亲的日子。
这天,姜成华和秦向儒等人齐聚投递行,一起赶去康家。
康豪之前在衙门,很是办妥了几桩案子,有苦主的感谢,也有衙门的赏赐。
跟了那位郭大人之后,不但月银高出很多,还着实拿了几次赏钱。
康豪一家已经不在原来租住的地方,而是买了一个独门的小院子,便是如今的新房。
秦向儒早来几日,因为要送周彩兰去看干女儿,所以认得康家。
此时,便自告奋勇,由他来带路。
后面,袁冬初和周彩兰坐了同一辆马车。
两人这算是能独处了,除了身边贴身的丫头和嬷嬷再没旁人。
周彩兰和袁冬初咬起了耳朵“你不知道吧连巧珍也定亲了。”
“啊也这么快吗”袁冬初很意外,“她那样要强的性子,寻常男子的话,她怕是看不上吧”
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