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按她的指派,把东西都摆在罗家门前了。
边大妈道了几声谢,掏出五块钱给结了车钱,打发蹬车的走了。
已经闻声出来罗师傅和罗婶儿看着这景儿却忍不住直发愣。
“我说,他大妈,这都是你买的东西?”
“哎哟,这也太多了吧!您快把商店都搬回来了。这是闹哪出啊?”
看着罗家公母俩一头雾水的样子,边大妈倒是笑了。
“真要是把商店搬回来我就放心了。你们还不知道吧?外面闹涨价,人都快疯了。商店里是人山人海啊,见队就排,见东西就买,都赛过春节庙会了。这些是我从批发部弄回来的,给咱们全院儿分的。这不是咱们有点这方面的便利嘛,哎哟,累死我了。哎,就这毛巾,还有这棉毛裤,够咱们全院使个几年的,再也不用去商店了。手里一时没钱也不要紧,先给东西后给钱。谁让咱们都是老邻居……”
“可,可这也太多了。买这么多毛巾,什么时候能用完啊……”
”就是啊,这棉毛裤,好嘛几十条啊……”
“慢慢使呗,哎对了,忘了跟你们说了。这不算什么。最重要的物资都在副食店那边,她米婶儿还给咱们院儿看着货呢。吃喝什么的都有了。咱们还是沾她的光儿,那就跟七九年时候一样。不过,她那儿可没什么通融余地,公家单位得用现钱。所以我存折儿都拿出来了。你们家现钱够不够?要不要也去银行取点,待会咱们一起去?”
罗师傅和罗婶儿面面相觑看了对方,也有点意动了。
“家里也就一百多块现钱吧?要不,咱也去取钱吧。”
“嗯,取。可取多少合适啊?”
罗婶儿忍不住问边大妈,“他大妈,取多少钱够用啊?一千够不够?要不两千?”
“哎呀,这我可说不好。”边大妈摇摇头,“反正我家仨折子有八千多,我是打算都取出来。”
“都取出来?”罗师傅老两口吓了一跳。“他大妈,这么多钱都取了?你们不过日子了?还真要把商店搬家来啊?”
“瞧你们说的,就是因为要过日子,我才都取出来呢。”
边大妈却有自己的道理,振振有词的说,“我这么跟你们说吧,这涨价就是因为大家听说下月所有商品价格都要放开了。你们想啊,要让商人们自己定价,他们还不胡定?所以眼下大伙都在买能存的东西,保值。你还别看这毛巾多,它可坏不了,还有这些毛线,搁三十年以后织出来的毛衣也是新的。是不是这个理儿?”
罗师傅老两口再度相互看看,不知不觉真被说动了。
“对对,咱们也去银行取钱,然后抢货吧,要不晚了,什么都抢不着了。”
“抢什么去啊?”
“抢什么不行啊,他大妈说的对,只要是买着东西,搁着就保值。反正咱们不能看着钱毛了……”
看着罗家老两口能有这觉悟,看到俩人都很听劝,边大妈也很是欣慰。
“放心吧,你们就听我的,到时候我买什么你们买什么,跟着我买,准没错。啊,对了,你们还得呼下广亮啊。他手里不但有现钱,而且还有车呢,得让他赶紧开车回来。”
“哎哟,有这个必要吗?他大妈,孩子最近事儿多,挺忙的。要不,咱们自己还是雇辆车弄回来行不?”
罗婶儿这个当妈的怕耽误孩子正经事,然而边大妈可不在乎这个。
“还有什么事儿比涨价更重要的,要是别的也就罢了,我现在就担心粮食,你说咱们这院儿里这么多口儿人,不得弄个上千斤的大米,上千斤的白面啊。否则,哪儿够咱们这么些人吃啊,还就找你们家老三办这事儿我安心……
正说着呢,打外面进来几个人,正好听见这些话,有人当时就插口了。
“哎呀,大妈,我看您真是糊涂了。您可真行啊,要买这么多米和面,真买来,您往哪儿搁啊,那还不满院儿飞虫啊。”
边大妈一看,好嘛,原来是米家的二丫头,米晓冉的妹妹米晓卉。
她身边还有两个同龄人的女孩儿,一看就知道,应该是她比较要好的同学。
这是放暑假,来家里串门的。
老太太也没工夫跟小毛丫头计较,赶紧就说正经事,说米婶儿也让她给米家带话,要让米师傅赶紧拿家里存折取钱去。
岂料,米晓卉却是个有主意的。
何况她这岁数已经大了,学习也不错,今年是应届参加高考的学生,正在家里等录取通知书呢。
所以听了边大妈交代的话,米晓卉却不肯照做,反而说头两年降价的时候,米婶儿买化纤布和肥皂就是惨痛教训,早就该吸取教训了。
而且现在自己家里总共也没几个钱了。
除了家里要供自己上大学之外,连自己那个美国人的小外甥还得花钱呢。
家里没闲钱囤积没用的东西,就不掺和了,居然把这儿事儿给推了。
可这么干哪儿可能啊?
别的不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