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上花轿(2 / 4)

国潮1980 镶黄旗 7392 字 3个月前

个个的“红封儿”往门里塞,门里面,几十认为红封儿满足了,给够了,才会给开门。

开门之后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先见面。

单有一个地方备有点心和茶水招待接亲的人们,一般只看不吃。

完了之后,就是新人上轿。

这个时候除了要吹鼓手开始吹《百鸟朝凤》,新娘要盖上盖头,怀里要抱个装了五色粮食的瓷瓶,以示平安富裕。

这轿子还得抬进院子,打开轿帘,直接怼上新娘屋子的门,不让新娘见到外面一缕天光。

等新娘子由送亲太太扶着坐上了轿子,送亲太太自己坐进了绿轿子,新郎也上了马,还得要新娘两个亲兄弟跟着一起走,一左一右压轿。

所谓压轿就是不让轿子走得快了,让新娘子在轿子里坐的稳当。

抬轿子也有抬轿子的讲究。

除了人人皆知连吹带打要走大道儿中间之外,最前边的轿夫里还需要有个指挥——轿头。

轿头是打头的,比方说左边有个坑就喊左边坑,后边就知道左边有坑。

头里得喊,后面才知道,前后轿夫步伐得一样。

前头迈左腿,后头迈右腿肯定不行。

像姜闻在明年才会接拍的那部电影《红高粱》里,他扮演余占鳌就是轿头的角色。

他故意戏弄新娘使劲晃轿子,直接把巩郦扮演的九儿晃吐了,那一手就是利用“职权”作祟。

当然,也是因为九儿没有娘家兄弟随轿而行的缘故,才会受轿夫的欺负。

否则娘家兄弟要跟着压轿,借十个胆子给轿夫,也不敢这么干啊。

而等到一行人吹吹打打到了男方家,轿子落平了,进了院儿之后,花轿的轿帘也不掀开,新郎拉弓要向轿子放一箭,射走妖魔鬼怪,才能掀开轿帘让新娘下来。

然而新娘子出来以后,还蒙着盖头,在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共同搀扶下,过火盆儿,过马鞍子。

火盆儿是红红火火,马鞍就是平平安安,都是谐音。

进去之后还有坐帐的风俗,坐到床上或炕上,先喝交杯酒,再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外面必须有小孩儿在喊,“生不生?”,完了就能揭盖头了。

之后就是一对新人拜天地、拜亲友、这就是所谓的拜堂。

先拜祖先,再拜父母,拜媒人,都拜过了,至此礼成。

这就是迎娶当日的一套流程。

至于像有些电影电视里演得那个,新娘的盖头得一直等到晚上洞房时才能由丈夫来揭开。

那恐怕都是极其久远的封建社会了,别说现代了,根本没法用于近代社会。

因为只要想想就知道有多反人性,多不科学了。

且不说新郎能否按捺住心焦,也不说新娘是否气闷。

就说婚姻原本是两家人联姻,所有一切繁复仪式的目的就是正儿八经的昭告天下,男方娶了身份清白的正室发妻。

又怎可能不让新娘与亲友见面?

不让家里仆人辨识样貌?

要是这样的话,没有当堂在亲友面前严明正身的环节,那又得闹出多少篓子来?

所有来贺喜的亲友连新娘的样貌都看不见,那婚礼仪式不全白办了?

大家又怎么知道你娶了谁?娶的是男是女?是人是鬼?

就是妾室,也没这么见不得人的。

所以要不说呢,正因为年代变迁,社会情况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即便有着充足的财富支持,这些老礼儿和讲究也得按照实际情况改变才行。

那些带有封建色彩的,不文雅的,有失庄重的,不切实际的陋俗,怎可能一味守旧?

如不知变通,全都照搬,反而不美,甚至成了笑话,拉低了婚礼的层次。

就比如说这接亲吧,如今的大道是走汽车的马路,难道还能吹吹打打走大道中央?

那交警就该过问了。

还有这皮尔卡顿酒店可远在建国门外呢。

让接亲的队伍扛着轿子和仪仗去,就说交警不找麻烦,那累也给这些人累死了。

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新娘子坐在花轿子上,当然就更遭罪了,就是没人巅她,到了地方怕也成《红高粱》里的九儿了。

所以啊,亮轿和上轿的环节虽有,但距离很近。

在接亲的车队开出胡同口后,花轿和仪仗就都由芸园的人给弄到胡同口备着去了。

等到车队把人给接回来之后,婚车的车队会停在胡同外的大街上。

然后循俗之举仅从胡同口开始,车队再跟着花轿的队伍一起进来,这就是权宜之举,根据实际情况所作出的改变。

还有送亲的时候,按照老礼儿新娘的父母是不去男方家里凑热闹的。

在发轿的时候,新郎要送一桌酒席给岳父岳父,称为“离娘饭”,让他们留在自己家里吃。

这又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