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郡城内。
崔玮站在那张图纸前,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愕,渐渐变成了纠结。
六层楼高?这在古代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一旦被抓住,那就是掉脑袋的罪过。
可这图纸是官府发下来的,上面盖着大红的官印,白纸黑字,明晃晃地摆在他眼前,想推也推不掉。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满脑子都是“怎么办”。
就在这时,他猛地想起了城墙修缮施工队的队长,那个从浮云山庄来的老头。这老头可不是一般人,是王妃身边的老人,肯定见识过不少大风大浪。
崔玮一咬牙,决定去求他帮忙。找到施工队队长的时候,老头正在工地上指挥着工人搬运木材。
崔玮几步跑过去,气喘吁吁地说:“队长,您可得帮帮我,这郡守府要建六层楼高,我怕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咱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老头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看图纸,又看了看崔玮那副急得快要哭出来的表情,嘴角微微一挑,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怕啥,照着图纸建就是了。”
崔玮一听,差点没跳起来:“您这是啥意思?这可是要杀头的罪过啊!”
老头却慢悠悠地说:“你懂啥,这事儿要是成了,咱北阳郡的郡守府就是天下第一,你就是头功一件。要是不成,那也是官府的事,咱小老百姓顶多就是个倒霉蛋,还能咋地?”
崔玮听了这话,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但看着老头那笃定的样子,又觉得好像有点道理。他咬咬牙,心里暗自琢磨:拼了,要是真能建成,说不定还真能出人头地。
于是,崔玮开始带着工人按照图纸施工。
他第一次见识到这铁疙瘩的厉害。那些砖块,用机器切割得整整齐齐,大小一致,连误差都不到一毫米。
崔玮看着那些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心里既惊讶又佩服。他忍不住感叹:“这铁疙瘩可真是神奇,要是有这东西,那他以后的所有建筑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施工队队长站在一旁,看着崔玮那副兴奋又紧张的样子,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他知道,这孩子心里其实早就被这图纸勾住了魂,只是差那么一点勇气罢了。
随着工程的推进,郡守府渐渐有了雏形。六层楼高,每一层都宽敞明亮,墙壁上还镶嵌着精美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崔玮站在工地上,看着自己的心血一点一点变成现实,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想,这郡守府要是建成了,说不定真能成为北阳郡的标志性建筑。
北阳郡西市的铁匠铺里,老杨头正往新打造的锄头柄上缠布条。
铺门“吱呀“推开,二流子探头进来:“杨叔,您这手艺真绝!工坊要再招铁匠,你当之无愧”
老杨头打断他:“去去去,没见我正给闺女打嫁妆?”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锣鼓喧天。
“这是怎么了?”二流子不解的看着热闹的街道。
老杨头游刃有余,“哦,官府搭台子颁布下个月的议程呢?”
“议程?又是什么议程?”二流子不解。
他最近不常在北阳郡,所以消息不灵通。
老杨头看向二流子一脸求知欲,嘴角上扬,心说你小子也有今天。
“没什么,就是北阳官府以后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公开会议,将这一个月政府做的事情都告知民众。
比如又成立了几个局,颁布了一些什么法令”
“卧槽!”
二流子震惊,这么大的事,他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好歹他的老大是王妃身边的红人!
虽然是他硬要攀上去的。
但是他也没说错,大树就是他的老大。
要不是当初他被家里人叫回了家,改了年龄送去西北参军了,他现在跟在老大身边,也别提多风光了。
杨老头话音未落,二流子一溜烟没影了。
官府大院外。
王维维依旧坐镇官府搭的台子上,举行北阳郡第二次公开会议,这次主持的人变成了王平。
官府大院外的告示墙上,张贴了最新的告示,告示内容也是今天敲锣打鼓要展开的议程。
首先,王平任北阳郡郡守,另外两个县的县令也敲定了,是选拔上来的浮云山庄本地人,一个是白秀才,另外一个是秦四郎的同窗刘青书。
还有就是各县乡镇的公务员数量、管理办法都已经确定。
全县的公务员缺口巨大,也就是说,只要你认真读书,毕业后就能有工作岗位分配。
北阳郡民众再次沸腾了。
那些没有将自己儿女送去读书的人家纷纷后悔。
这次公开会议之后,再将儿女送去的话已经晚了那些人一步,也就是晚就业一年。
他们的迟疑,让他们的儿女输在了起跑线上。
不过再后悔也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