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天真的其实还是老老实实的技术宅张太医。因为这压根就不是个太子妃和太子合伙算计自己亲爹的伦理悲剧,而是太子小夫妻俩,合伙算计利用两边亲爹的惊悚故事。
武定侯是那个明面上挨算计的,老皇上是那个暗中被算计的。
张太医以为老皇帝只是吃点无害的药丸子而已,殊不知就是这颗药丸子,成为了压垮皇帝和陈皇后脆弱夫妻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对夫妻已经走上了绝路,相互都没想给对方留余地。皇上想要让陈皇后彻底“疯了”,而东宫小夫妻怀疑,被逼上梁山的陈皇后,已经在计划杀夫。
刺激
根据上官静和萧景珩的分析讨论结果,陈皇后想要对皇上下手,难度不低,若是她能下决心现在就动手,或许还能占个出其不意的便宜,但陈皇后太小心缜密了,绝不可贸然动手,她必然会提前谋划安排。
但就如萧景珩之前所言,缜密小心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用的。
上官静其实也是这样觉得。
穿越之前看电视剧和,无论是权谋剧还是宫斗剧,里面的人物一个个显得聪明极了,算无遗策,各种谋略计划安排得环环相扣。
然而等她当上太子妃,开始成为那个权力斗争中的一员之后,上官静才发现,原来电视剧和都是胡扯。
那些所谓缜密环环相扣的计划,唯一的功效大概就是凸显主角智商。毕竟现实斗争中,没谁会使用如此复杂的计谋。
因为身在其中的大佬们人人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环节越多,越容易出漏子。
上官静总结过她太子妃的职业经历,认为谋而后动不是不可以,但大部分时候,都用不着那么复杂,瞅准目标直接动手往往会更简单且有效,根本就用不着那么多阴谋诡计,硬邦邦的直球就很好。
至于权谋的这个“谋”字,在现实中其实也没那么复杂,那些曲里拐弯环环相扣的计策往往不如让人无法反抗的阳谋好使。
把握好周边环境形势和人心,谋略往往并不那么重要。
事实上,上官静的“丹药计划”在现实中已经算是环节非常多的复杂操作了,若是环节再多些,恐怕只能适得其反。
道理到陈皇后身上也一样,她想要缜密不出差错,但越缜密,计划越复杂,却越容易出差错。
因此上官静和萧景珩从一开始就清楚,陈皇后和皇上的这一局,陈皇后其实从一开始就输了。输在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这三十年后宫经历上。
三十年在后宫的苦心孤诣,小心筹谋,早已将陈皇后打磨成了一个谨慎的阴谋家,她将“莽撞行事”当做需要抛弃和改正的缺点,殊不知眼下谨慎也已经成了她最大的缺点。
若是莽撞行动,说不准她还有一份胜算呢然而现在她已经输了。
但上官静和萧景珩不想让陈皇后察觉这一点,他们还希望陈皇后能再继续挣扎一阵子呢因此这心肠黑透了的小两口,又开始搞事情,转移皇上和朝臣们的注意力,给陈皇后猥琐发育的空间。
这回的倒霉工具人就是武定侯。
利用完男方的亲爹再接着用女方的爹,总之那个爹都逃不过被熊孩子算计的命运。
“张太医,”上官静一脸忧虑,但忧虑的方向不太对劲“太子自己配的药靠得住吗不仅是太医院,民间也有不少良医,万一被人瞧出端倪可就不好了。”
“呃”张太医脸有点发绿,但还是偷偷松了口气,毕竟不存在站队问题了,他一门心思为两位主子服务就对了。
让他干啥他就干啥,其他的事都归大佬们考虑,和他一个弱小无助的太医是没啥关系的。
“回娘娘的话,太子殿下学医颇有天分,这方子十分巧妙,”张太医老老实实就事论事“武定侯虽是因药致病,但药用了之后,他的确是真病了。这比下毒稳妥,毕竟有没有中毒,脉象上能看出来。但用了太子的药之后,不管是那个医生去诊脉,都会诊出病来。至于用药痕迹,这点娘娘无须担心,这京中大人物,各个都有定期用补药的习惯,太医院每年开出的补药方子就不少。武定侯有些头疼难入眠的小毛病,不严重,长期调理就可改善,他用补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臣,还有吴太医都为侯爷诊过脉,开过方子。”
越老越爱养生嘛这个上官静倒是知道。
不过张太医的说法,还是让她表示怀疑。中医这么神奇的嘛不是下毒,而是靠下药给人真整病了她怎么不信呢
不过中医这事儿她真不懂,对不懂的事,她也没法判断等等上官静突然眉头一跳。
张太医刚刚说什么武定侯吃太医院开的补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开方子的事吴太医和张太医自己
“张太医,”上官静试探着问道“我爹因为失眠吃调养汤药多久了他是自己找上太医院开补药的”
“换用太医院的方子,足有一个月了。”张太医很老实地答道“之前武定侯的补药方子,是千金堂的大夫开的,调养效果一般,一个月前才换了太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