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2 / 3)

安阳了”

“千真万确城主正陪着薛进和他舅舅李善吃酒呢”

其实府中仆婢们对这个结果是很满意的,按薛军一贯的作风,倘若有朝一日真杀进安阳城,必定会屠杀安阳府,他们上上下下一个也跑不掉,能化干戈为玉帛,自然是好事一桩。

而文竹以为这些事和他无关,和先生也无关,只跑回去跟祝宜年说“先生,咱们又要喝喜酒了”

祝宜年持笔的手微微一颤,在洁净的宣纸上压出笔酣墨饱的一块黑圈,这篇字就此毁了。

“可是少城主的喜酒”

“正是呢”

祝宜年放下笔,将那张纸卷起,丢弃到脚边的炭盆里,又问“和西北王薛进”

文竹满脸的惊叹“先生如何知晓的难不成有人来同先生说过了”

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后,终会有人来将此事告知祝宜年。

祝宜年很清楚,他不过是暂居安阳城,他和那对父女并非同道中人,心之所向,神之所往,差之千里,早晚会有分道扬镳的那一日。

文竹太过兴奋,还在说个不停“真没想到这统兵三十万的西北王竟会入赘安阳,看来安阳真的是风水宝地,难怪亳州百姓都想移居安阳,先生,我们来这可是来对啦”

祝宜年笑笑“你不想回家了”

文竹想了一会道“晋州打得那么厉害,我父兄未必有命活着回来了,我还哪有什么家呀,如今安阳就是我家,彩霞姐姐昨日还说要给我做一双新鞋呢,她说我脚长了一点,再穿旧鞋会磨出水泡的,在亳州,哪还有人管我鞋是大了还是小了。”

文竹虽跟在祝宜年身边有一段时间了,但没能收到多少熏陶,讲话还是粗苯的厉害,可他的意思,祝宜年明白。

再度提笔,挥墨于纸上。

此心安处是吾乡。

安阳府前厅摆宴设席,已酒过三巡。

见李善隐隐有些喝醉了,楚熹终于开始讲条件“既然薛进要入赘楚家,我自会准备一份让舅舅满意的聘礼,不知舅舅这边,准备了多少嫁妆呀”

李善到底性情中人,老爹呢又会迎合奉承,两个亲家仿佛故友重逢,开怀畅饮,意趣正浓,听楚熹这么问,李善只说道“你们自己去商谈便是。”

楚熹也晓得“嫁妆”这方面不是李善能做主的,目光顺势落在薛进身上。

楚熹挑眉谈谈

薛进扫了眼老爹和李善在这

楚熹沉思了一瞬,看向门口,又看向薛进出去谈。

薛进点头,而后起身,楚熹也跟着起身,一前一后走出了门,行至周遭无人之地。

“说吧,你想要什么嫁妆。”

“十万石粮草我准是要的,明年八成是荒年,我不能让安阳百姓饿肚子。”

只要粮道无碍,十万石粮草对薛进不算什么,他答应的很爽快“好,没问题。”

楚熹又道“我还要你放了谢燕平。”

薛进皱眉,面露不满“怎么,谢燕平是我的陪嫁”

“你少阴阳怪气。”

“你少得寸进尺。”

薛进冷道“眼下可不是我求着入赘安阳,我们顶多算互利互惠,谁也不欠谁的。”

“你这点诚意都拿不出来,还谈什么联姻,算了,我去和你舅舅说,想必他会同意的。”楚熹说完,欲转身回前厅,被薛进一把抓住。

薛进简直咬牙切齿了“不过区区一个谢燕平,你想要就给你。”

“再有我要常州。”

“你是不是疯了”

楚熹也知道自己这条件有点过分,因而放软了态度,难得好声好气的对薛进“先听我说完嘛,常州这块地盘还是归你薛军,我呢,就想充当一个常州巡守,你把常州百姓交给我管,我按照从前每年供给朝廷的赋税,一点不少的供给薛军,这你不亏啊。”

的确,一旦生出战乱,没个年不能消停,百姓民不聊生,赋税也跟着断了,坐吃山空是要出大事的。

薛进稍稍犹豫,还是点头,随即扬声问道“你几时盘算的这些事”

楚熹睁着那双澄清澈亮的大眼睛,很无辜的说“就刚刚。”

“还有吗”

“最后一个”

楚熹郑重其事道“我老爹那会是做了一些对不住你的事,我不指望你能像你舅舅说的那般,全然不计较,可我老爹毕竟是我老爹,既然咱俩要成婚了,他就是你的岳丈,你得拿他当亲爹干爹义父,我的意思是,你得拿他当义父一样看待”

楚熹跟人讨价还价的时候总喜欢先试探两下,就拿那双眼睛小心翼翼的瞄着你,只要你脸上形势严峻,立马改口,感觉差不多了才气势汹汹的下定论。

薛进嘴角微动,看向别处,不耐烦的说“表里不一行吗。”

“表里不一也行,可你不能背地里使阴招,我老爹若是出点什么事,我就找你算账。”

“你以为我是楚光显。”

“怎么喊你义父呢真没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