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二更合一(3 / 4)

先给了胤礽一个拥抱,然后抱怨道“幸亏我早早驻守在这里,否则噶尔丹现在已经渡河,兵锋估计都快压到京城了。你最晚出发,居然最早到,谁敢信”

胤礽十分疑惑“左路军和右路军还没来”

胤禔耸肩摊手“只派了信使来。裕亲王说他那后勤没到,将士们拖拖拉拉不肯走;恭亲王的信更好笑,说他迷路了。”

胤礽“他迷路了,信使怎么到了”

胤禔道“一些人迷路了,一些人没迷路。”

胤礽按压着太阳穴“那就让没迷路的先来他们怎么能让大哥你独自面对大军如果不是中路军装备精良,又早早修筑了堡垒,你们怎么敌得过噶尔丹数倍于你们的兵力”

胤禔冷漠道“大概他们也知道我们新军装备精良,还有堡垒依靠,所以就懒散了吧。”

胤礽深呼吸了几下,道“你把禁军整编一下,补充中路军的人手。禁军中也有从东北历练过的熟手,那些人都给你。我督战不需要带太多人。”

胤禔点头。

他毫不顾忌地把军队的事交给了胤礽的一半,让胤礽帮忙整理后勤。

中路军名义上的另一位将军董鄂费扬古探头看了一眼,又缩头回去,当好他实质上的副将。

胤礽清点伤亡的时候,神色更加难看。

中路军虽说是大清目前教育、装备、训练都最为优良的军队,是康熙和胤礽心目中的“中央军”。但中路军中的将士也是人,是人就会死。

即使中路军尽可能的减少了伤亡,在噶尔丹数倍于中路军的不断骚扰下,伤亡仍旧触目惊心,已经损失近两成兵力。

胤礽甚至怀疑,这就是左路军和右路军进军缓慢的原因。

他们知道中路军只忠于皇帝,所以故意晚到,削弱中路军的实力。

裕亲王和恭亲王肯定不会这么做。但八旗军队各自为主,旗主的军权还未完全削减,裕亲王和恭亲王不一定能好好控制军队。

“不用想太多,他们还不敢做这么明显。”胤禔看出了胤礽的担忧,安慰道,“他们只是单纯废物,才来得这么慢。”

胤礽抬起头“有多废物”

胤禔道“裕亲王出发的时候,本是急行军,结果才急行军一日,八旗士兵就叫苦不迭。他信中说,后勤未到只是借口,实际原因是,八旗将士拖着大量辎重,单纯跑不快。”

胤礽道“恭亲王那里也是单纯跑不快”

胤禔点头“不,他真的迷路了。”

胤礽“”

他再次按压太阳穴,把火气压下去。

胤礽想起了前世第一次征伐噶尔丹的事。

第一世中,康熙早就觉察到了噶尔丹的动静,并早早做出了应对措施。

他先派索额图和罗斯国签订合约,让罗斯国不准再给噶尔丹武器;又派人去找噶尔丹的大侄子,联合噶尔丹的大侄子骚扰噶尔丹的后路;还写信给某大喇嘛,说噶尔丹已经是穷途末路,让某大喇嘛别再暗暗帮助噶尔丹。

做完这一切后,康熙就派兵遣将,要围剿噶尔丹。为了能成功围剿噶尔丹,康熙提前了许久调动军队,同时写信给噶尔丹伪装求和,说自己只是派人勘定新的边界。

康熙做足了万全准备,却抵不过八旗军队的懒散拖沓大部分八旗军队居然在集合前二十天、甚至十天前才拔营。等第一支八旗军队到达的时候,噶尔丹已经在河对岸休息了七八日了。

原本的围剿,变成了噶尔丹以逸待劳,导致清军和噶尔丹第一次交锋大败。

胤礽揉了揉许久太阳穴,才将心中火气压下去“八旗制度必须改。八旗军队还有战斗力吗”

胤禔叹了口气,帮胤礽按压头部穴位“有。八旗再不行,比噶尔丹还是行一点。别皱眉了。听说弟媳送给你一个稀奇玩意儿给哥哥我玩玩”

胤礽白了胤禔一眼“说正事呢。”

胤禔道“可以边听边说正事。听说那个叫五音盒的东西演奏的音乐挺好听。你回去让弟媳给哥也做几个。”

“嗯。”胤礽还是把五音盒拿出来,让胤禔听音乐。

听着五音盒传出的音乐,胤礽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

音乐的确有调解心情的作用。

“我派人传命,不管那些跑不动、迷路的人。左路军和右路军能来多少来多少。”胤礽道,“收到信的一日内没人到,就追究裕亲王和恭亲王的责任。”

胤礽点头。

他想,或许裕亲王和恭亲王正等他的命令。

事实的确如此。

裕亲王和恭亲王刚一接到胤礽命令,就下令全队整编,立刻快速前往集合地点,若不能按时到达中,斩其领队。

“太子带着禁军比我们后出发都到了,你们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

当听到太子都到达之后,懒懒散散的八旗将士终于怕了,赶紧死命往前跑。

虽然到达的军队队列十分混乱,不像是一个大国的军队,就像是从哪跑出来的杂牌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