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三更四更(霸王票加更)(1 / 4)

唐甄和胤礽站在岸上,看着大船缓缓使出港口。

港口上彩旗挥舞,许多百姓自发地来送行。

报纸上说了,这群大清不出仕的“隐世”学问人,即将把大清的文化、炎黄的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地。

从戏文和评书先生口中,老百姓们得知目前还留存的古老文明中,仅有华夏还一直延续。

古老故事中那些奇异的外国文明,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此刻,古老的华夏文明将离开孕育它的土地,向新生的文明宣告华夏的存在和辉煌。

虽然老百姓们想不出多有文采的话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但他们肯定是开心的、自豪的。

唐甄道“大清确实应该与外国多交流。有比较,老百姓才知道何为炎黄、何为华夏、何为大清。否则他们只会着眼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不会有家、国、人一体的理念。”

胤礽点头。

“回去吧,皇上一定很想念你了。”唐甄叹气,“他不只每日为你寄信,还隔三差五给我写信问你的情况,总认为你会报喜不报忧。还有你那大哥,隔三差五都问我要不要过来帮你揍人。直亲王啊”

唐甄也顺带教导直亲王,已经较为理解直亲王的脑回路,成为了直亲王认可的老师。

虽然直亲王自以为和唐甄聊得来,但唐甄实际上每次和直亲王聊天都有些头疼。

这家伙啊,还好有太子压着护着拘着,否则不知道会做出什么蠢事。

唐甄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有的人明明有脑子,却不喜欢用呢

除了在太子和打仗的事上,直亲王那么大个脑袋就像是装饰品一样。

胤礽尴尬笑“在皇父和大哥眼中,我恐怕永远是需要他们护着的小孩,让老师看笑话了。”

唐甄轻笑,轻轻揉了揉这天下第二尊贵的人的小脑袋“在我眼中,也一样。”

这么好的孩子,谁不希望他一辈子无忧无虑。

只可惜,他的弟子是太子,需要早早背负起他愿意的、不愿意承担的重担。

包括血腥和肮脏。

所以顾炎武,受死我弟子都这么痛苦了,你不好好哄着他,居然还敢凶他

胤礽见唐甄不知为何又骂起了顾炎武,很想捂脸。

顾师是严师,对他较为苛刻,即使心里怜惜他,也会拿出最严格的态度让他规范言行道德。

唐师则是慈师,自己做什么都对,恨不得把风雨全给自己挡了。

说实话,两个老师缺一不可啊,缺了哪个,胤礽都认为自己会糟。

“回京吧。我也想皇父和大哥、弟弟们了。”

胤礽展颜笑道。

顾师,一路顺风,愿平安。

胤礽回到京城的时候,胤禔的婚事已经开始走流程了。

康熙宣旨订婚,一年后完婚。

胤禔在乾清宫门外拜见了岳父,岳父叩谢了皇恩。

然后胤禔提着两大雁施施然去伊尔根觉罗府

等等,提着两大雁有这个流程吗不是皇家直接送纳采礼吗

胤礽按住唾沫乱飞的胤禛“大雁现在纳采礼多了大雁吗怎么是大哥亲自去送”

胤禛想说话,胤礽把胤禛的嘴捂住,问胤祉。

胤祉道“大哥就是亲自去送了,汗阿玛也很无奈。”

胤礽无语。难道是大哥心血来潮

“太子哥哥何不去问大哥”胤祉道,“我们怎么会想得到大哥在想什么”

胤禛从胤礽手中挣脱,跳着脚道“太子哥哥要去直亲王府住吗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胤礽道“你们要上课。待休沐的时候再去。”

直亲王府已经修好,胤禔已经搬了过去。

不过胤禔还未开乔迁宴,等他的太子弟弟回来为他张罗。

胤礽此次刚回宫,就奉康熙之命住进了直亲王府。

康熙开玩笑,说太子为直亲王暖房子,写在史书中,估计又要骂他们这群满清蛮夷不懂礼仪了。

康熙让太子出宫居住,还有个原因,他给皇太后建了慈宁新宫,即宁寿宫。现在宫里吵吵闹闹,工匠们常从东煌宫附近路过,康熙担心吵了太子休息。

太子刚从南京回来,应该多休息一会儿。

而且直亲王娶了媳妇之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估计兄弟俩以后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形影不离。康熙担心直亲王和太子感情生疏,让他们在直亲王婚前赶紧增近感情。

胤礽只能说,自家汗阿玛想太多。

不过能去直亲王府小住,胤礽还是蛮高兴的。

直亲王府是他和大哥一起确定的图纸,专门有一处带花园的小院子是他的住处。胤礽拎包就能入住。

胤禔正无聊着,胤礽一来,他就和胤礽一起同床共枕。

反正他和胤礽睡相都很好,和康熙大不相同。

胤禔吐槽“汗阿玛不知道脑子抽什么风,在我定亲后非要拉着我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