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4 / 6)

康熙揉着太阳穴道“闭嘴吧你,没人把你当哑巴。”

陈廷敬疑惑“他真的这么厉害”

胤礽撒谎道“孤和西方诸国国王聊天时,他们提到过,彼得一世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但其实已经私下和他们有多次书信往来,并向他们购买了大量军火,恐怕私下养着一支私军。”

康熙道“罗斯国内部的奸细说,罗斯国内大部分贵族都支持彼得一世亲政,彼得一世已经获得了相当的权柄,这次远征克里米亚,夺取黑海出海口的策略,就有他的一部分功劳。这个人如果能除掉最好,除不掉,也要为他的亲政制造些障碍。”

康熙自己就是少年天子,可不会轻视另一个少年天子。

陈廷敬不假思索道“臣愿意出使罗斯国”

胤礽道“罗斯国苦寒,陈大人明年开春之后再出发,争取秋日便返回。孤会命令大清皇家科学院给陈大人准备御寒的物资和急救的药物。”

比如暖宝宝。

现在的科学院应用科学和理论科学不分家,以应用科学为主。数学的蓬勃发展,就是为了计算弹道。御寒也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方向。

康熙道“陈廷敬出使的事,你多操心一下。大阿哥,你暂时放下天津港建设工作,和费扬古一起去会河,朕命你为费扬古副将。”

胤禔跪地道“臣领旨”

大臣们看到这一幕,心中了悟。显然,康熙准备把新军交给这位大将军王儿子,现在已经在做铺垫了。

京中人尽皆知,大阿哥是铁杆太子党。

大阿哥掌握兵权之后,太子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胤禔领了口谕后,站起来道“汗阿玛,天津港还是需要监工。臣看小四干得挺好,让他代替臣去吧。”

康熙无奈“四阿哥还不到九岁”

胤禔道“九岁够了。臣和太子弟弟九岁的时候不也在山西抓过大贪官了我们还进了兵营,解决了兵营哗变呢。只是去当监工,又没有什么危险,汗阿玛可以放心让四弟去。”

康熙心道,朕当时放心让你去,是因为太子看着你啊

康熙看向胤礽,想让胤礽否决胤禔的建议。

胤礽沉思了一会儿,道“让四弟去也行,不过需要多加几个人,四弟只是辅助。臣向皇父借几个人。”

康熙叹气“说吧说吧,你们两个不省心的儿子,要带着四阿哥也不省心了。你们怎么不说把三阿哥也带去”

胤礽道“臣这段时间可能没精力处理科学院的事,三弟要替臣督建科学院。臣向皇父求两个人,一人名为许三礼,一人名为施世纶。”

康熙道“顺天府府尹许三礼这个人确实很有能力,也很廉洁。朕让他迁御史,陪四阿哥去一趟。那施世纶是谁和施琅有关系”

康熙脑海里灵光一闪“你说是泰州知州施世纶他的政绩考核确实不错。”

胤礽道“施世纶也是个很廉洁、很有能耐的人。”

康熙笑道“你看人准。他若真这么厉害,待他干好这个差事,朕就把他调到京城来。”

胤礽木着脸道“不,皇父你绝对不会把他调到京城。”

康熙疑惑“为何”

胤礽叹气“施世纶幼年得病,所以奇丑无比。”

康熙“”

知父莫如子,资深颜控康熙立刻道“若他真有本事,将来朕许他一个封疆大吏。”

其他大臣的脸都在微微抽搐。

太子亲口举荐,皇帝亲口许诺,将来可能会给一个年轻人封疆大吏的殊荣,可为何他们羡慕嫉妒不起来呢

他们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嗯,还好我长相周正。

施世纶,惨。

定下这两个名为帮手,实际上为主导官员的人后,胤礽便可以放心把四弟弟派出去了。

许三礼和施世纶都是后世有名的清廉能吏,施世纶更在后世有“施青天”之称。希望四弟弟能学习他们的长处,以后也能当个“雍青天”什么的,将来说不定还会有雍亲王断案之类的戏曲现世,给哥哥们长长脸。

直亲王为副将,太子推举能吏,让大臣们再次看到了康熙对这两个儿子的看重。

至少现在,康熙不但没有忌惮儿子,还有意识的给儿子更多的权力。

事情决定之后,准备就要做起来了。

首先,费扬古在得到调令之后,先没有拔营,而是趁着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偷偷溜出去,给了罗斯国一个狠的。

现在八旗糜烂已经初见端倪,费扬古居然敢带着军队突袭,可见大清这支新军的装备和素质,都不是大清其他军队能比的。

罗斯国得知大清不但不接受谈判,还直接打了过来,气得跳脚,却又无可奈何。

现在罗斯国上层与大清议和的声音占主流。他们在大清边境吃了太多亏,白白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不如转向欧洲,和奥斯曼争夺土地。

罗斯国和大清边境的那些港口也不是不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