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农历十一月份。
大唐的各处都开始逐渐转冷。
有些地方甚至已经下了雪,今年的雪来得早早一些。
接下来,还有一个月,又快要过年了。
此时在大明宫中。
李世民狠狠的拍碎了一张桌子。
那得有多大的气才会这样干
现在他浑身发抖,血一下子冲到了大脑
在他手中是一封书信。
上面密密麻麻的,记着一些文字。
同时,长孙皇后就站在他身边。
十分好奇的问“陛下,深呼吸,缓缓,孙真人说了,不要生气,对身体不好”
李世民还在那里生气
长孙皇后又问
“您这是怎么了,为何这么生气说来听听,让妾身为您分担”
李世民狠狠的将纸张甩到地上。
“你生的儿子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长孙皇后不解,怎么就怪起了自己
她一个惊慌,连忙拾起掉在地上的纸。
这一看,眉头便是紧皱。
心想,李承乾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情
原来在这封信上,直接写出了李承乾的几大罪状。
大概如下
私通吐蕃人
扣下电报机,杀害电报人员
用电报机去换吐蕃一座城
指使吐蕃人潜入唐楼之中。
阴奉阳违,不服从命令。
这些罪状之中,每一条都让人人生气这是人干的事吗难怪李世民会气得发抖。
李承乾也没得到好处,他最后得到的是吐蕃人却是反悔。
他阴奉阳违。用着自己的行动,抵抗着李世民的种种命令。
这些行为表现,怎么能当李世民开心的起来
如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早就杀了他。
最后的落款名字是李靖。
既然是李靖写的信,那么这信件的真实也坐实了。
毕竟他这人公私分明,不会特地去陷害某个人,更不会去诬陷某个人。
信上还写了,他已经控制住了李承乾,想让李世民定夺。
“陛下,或许我们得再查查看。这事应该有些蹊跷”
李世民却是不爽了。
“当时,朕就反对他往着吐蕃边境而去。而你却是在边上劝说。若不是你一直护着那小子,他也不会干出这样事来他的这件事,你也有责任。那小子就应该好好教训你却一直纵容他,现在好了,他成了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样子你满意了吗”
李世民责怪起长孙皇后。
那是以前没有过的。
他从来没有骂过她。
“陛下”
此时的她也是后悔不已。
如果当时让李承乾在冷宫之中好好呆着,也不会出现这种事。
现在弄成这种局面。
怕是不能收场了。
之前,也有好几次李世民都动了杀心,最后还是因为长孙皇后扛了下来。
否则十个李承乾都不够他杀。
怎么办才好
“现在要怎么办”
作为母亲长孙皇后自然是不希望李承乾就这么的死掉,毕竟一个儿子养这么大啦又是亲生骨肉。
但是如果不杀他,或者做出更重的处罚,那么对于大唐未来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李承乾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指不定哪天会突然爆炸。
正当长孙皇后思考着怎么去救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没有管她怎么想,而是拟了一道圣旨。
“朕要将他贬为庶民,从此他便以我皇家并无瓜葛。他的一切东西朕都要剥夺。什么皇子哼,朕没有这样一个儿子”
随后他写完后,盖下了玉玺。
并且下令飞“来人,飞鸽传书给李靖。由他代为执行。”
那信刚出去,没有多久。
又有一封信送进来了。
人见得一太监快步入了大明宫中。
“陛下,李靖来信”
他将信件双手呈奉上。
李世民打开一看。
脸上更加是阴霾。
“混账小子竟然敢这么做传令下去,直接追杀全天下追杀”
前后才过了多久,就转变追杀。
这其间发生了什么
长孙皇后好奇。
她接过信件一看。
不由得花容失色,因为信件上面所说的便是李承乾勾结吐蕃人,带领着一支军队入主吐蕃,深入吐蕃国都逻些,还要娶吐蕃人为妻
这妥妥的便是叛国
让李世民大怒。
实际上,这或许是为政治避难。
吐蕃人也真是敢做敢为啊。
可以理解为,如果李世民还存在着,他将以大唐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