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十分热情的说“电灯一个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那你怎么说是三十两这不骗人吗”
李世民问。
“急什么你们且听我说来不要那么快就下定论”
汉子有些不爽的说。
我怎么就骗你了你又不听我说下去
他在语气有点不好了。
李世民哪里受过这种气。
正要生气。
杨妃立即小声说道
“夫君,我们且听听这位大哥说什么吧或许还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呢”
完后拉住了他,才让有没他发飙。不然的话,真的不好收场了。
汉子十分满意的说“主要还是用电上面电费一天一百文,不限时,包月二两五,包年则是二十两银子,所以加一起算,总的三十两这包年更加划算,谁都会选择包年不是”
此话一出,李世民两人算是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的。
同时也十分震惊。
李愔真的是十分会做生意啊。
出了包月包年的政策。
这么算来,谁都想包年啊。
因为摊一下,便宜电灯买了,肯定要用的,不然就对不起花出去的钱
一个小小的灯泡竟然让他卖到了三十两银子。
看着那灯泡,真是平平无奇。
“这电怎么这么贵”
杨妃喃喃道。
李世民也是想知道,为什么。
汉子话多。
直接回复了他们。
“因为成本啊,你们想想,现在长安城内的电线仅有几根。那大明宫就占了一条,其他地方却是什么都没有,光是布线,都要花掉不少钱了。现在一个电工的成本极高,而又必须是盛唐集团指派的电工才行。所以啊,这些成本都在里边了当然啦,如果不想这么贵,也可以以后买,以后肯定会便宜下来的,但是,大家都用上电了,你们却还没有,明明我们经济实力一样,谁都不爽”
这么一说,合情合情。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勇者,不然就是有钱。
同时大家又是有攀比的心理在,大家都有了,你没有真的说不过去。
李愔真的很懂得消费者心理
李世民又问
“那第二年呢需要多少钱”
“听子立先生说了,当长安城内有一半的人用上了电灯,那成本将会掉到一年一两银子的电费,如果到了十之七八,十年一两银子我们是多么向往有那么一天啊,十年一两银子,真的不多只要五两就可以用一辈子了”
汉子的话,让李世民彻底的震惊了。
这才是做实业的人啊。
李愔可不止于自己赚钱。
还要想到民生。
这种胸怀,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他又问
“那电灯要是坏了怎么办”
“坏了不存在盛唐集团的东西是用不坏的,真的坏了,子立先生还说了,免费换一个新的免费的就像新的一样”
“原来如此”
李世民喃喃道。
“好了,我不和你们讲了,我还要去抢车了电灯数量还很多,随时可以有”
“车”
“是啊,电车今天也要开始售卖,听说,只有一千辆的样子,那车子可比之前的要好上许多,听说啊,那动力是之前程大将军买走的那些的好几倍,还有那次渭水水灾的时候,子立先生开的车子就是改进版的据说,两天充一次电,不过,听说还要抽签才能买我得快些了”
汉子说了很多。
说得让人心痒痒的。
这时,李世民看着这里的人,不止一千吧。
至于五千往上。
五千人竞争一千辆车子
那货品似乎好少啊。
“如此奇货可居,若是抽到,那不是赚了”
“这可是第一批啊,谁都想尝鲜啊你真的抽到,舍得卖吗”
汉子反问。
李世民无语。
是的,他不会卖。
真的抽到了,自己开啊。
“等一下,我再问一个问题”
“说吧,什么问题,我快没有时间了”
“车子一辆多少钱”
“十万两银子”
汉子说完后,便离开了。
如果让他知道,刚才他正在与大唐的皇帝说完时,他一定是震惊到不行了。
“陛下,这孩子真会做生意啊。”
李世民却是不说话,现在的他肉疼得很。
当时他可是花了几百万才买来了三辆车子啊。
而且这车子的性能似乎又不怎么好。
走一上午就要充一次电。
听那汉子说了,现在的车子可以两天充一次电。
性能更好了,而且更便宜了。
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