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阿贵接到报告之后还是比较谨慎,先让瞭望兵确认了这处河流入海口附近没有敌方战船的踪迹,这才下令让船队驶向到附近海岸,在尽可能接近殖民定居点的位置靠岸登陆。
之所以没有让船队直接冲入河口逆流而上,是因为这条小河的宽度仅有二三十丈,河心还有不少沙洲,他担心这里的水文条件并不足以承载自家船队航行,没有必要冒着船只搁浅的风险实施登陆。
不知是没有发现海汉船队的到来,还是因为畏惧,登陆过程没有遭受到来自定居点的任何干扰,甚至连个人影都没见着,郑阿贵的连队就十分顺利地来到了松巴岛上。
在集结完毕后,郑阿贵将后路交给了战船上的水兵,自己率领着连队展开队形,缓缓向着北边内陆的定居点行进。
没走多远,他们便看到了成片的农田,种植的大多是玉米和蔬菜。岛上的土著大概还不具备这样的耕种技术,应该便是属于定居这里的西方移民。
这处定居点距离海岸仅有两三里远,郑阿贵的连队也不需要携带太多补给,以轻装状态行进于田野间。
远处教堂尖顶上的十字架已经隐约可见,郑阿贵下达指令,让连队里仅有的几名侦察骑兵策马往东西两个方向突进,确认定居点的防御情况,民众是否有外逃的迹象。
目前没有任何关于眼前这处定居点的情报,郑阿贵也无法判断这里是否驻扎有成建制的西班牙武装人员。
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西班牙人通常都会把定居点建设成具有一定军事功能的堡垒,并且让移民装备一定数量的轻武器。更何况这片地区还曾是荷兰人的地盘,西班牙人就算不防着海汉,也一定会防着荷兰人卷土重来。
所以就算没有军队驻扎在这里,也很有可能会遇上武装移民的抵抗。如果定居点里还有什么小口径炮之类的玩意儿,那更是必须要小心应对才行。
郑阿贵让整个连队以排为单位,在行进中将阵形分散开来,以免被对方集火攻击。
在距离定居点外围还有百丈左右时,郑阿贵下令暂停前进,用望远镜观察前方状况。
先前登陆时没有遭遇抵抗,还可以解释为对方可能没发现海汉船队的到来,但此时已经推进到这么近的距离上,却仍未见着对方的动静,郑阿贵就必须得考虑对方已经是做好了防御战的准备。
从望远镜中看去,这处定居点的建筑物基本是典型的西式木屋,但所见之处门窗紧闭,而且没有见着有人走动,这显然不是一个移民定居点在白天的正常状态。
很快侦察骑兵也传回了消息,发现进入定居点的干道上有砖石街垒,这种封锁道路的做法,显然是故意为之。
郑阿贵随即下令,继续缓步推进,各班排发现战机即可自行开火,不必再作请示。
最终先沉不住气的还是对方,有人在某处掩体中开了一枪,随即便引来了一通集火打击。
看到对方开火,郑阿贵的心情反而平静下来。从对方射击时的枪口火光和发烟量来看,不难判断是使用的西班牙殖民地常见的一种制式燧发枪。
不过此燧发枪非彼燧发枪,相比海汉所产的燧发枪,其作战性能还相去甚远,无论是射程、精准度、装填速度、成功击发率,全都不是一个档次。
当然了,一分钱一分货,造价也是相差了老远。
也正因为如此,西班牙人将这种廉价燧发枪大量配发给殖民地的定居者,作为他们的自卫武器。
如果守在定居点的仅仅只是一些平民,而非成建制的部队,那对于郑阿贵的连队来说,就不算是太大的困难了。
率先开火的敌方火力点很快就在海汉军的攒射之下没了动静,想必是吃子弹吃了个饱。
而这一开火之后,已经暴露了定居点内的状况,静默措施就完全失去了意义,于是其他隐蔽在建筑物内的守卫也纷纷开火射击。
只是他们限于环境,只能分开隐蔽,根本没法集中在同一地点开火。而滑膛燧发枪的射击精准度就是个笑话,单一的火力点很难造成有效杀伤。
更何况他们由于过于紧张,几乎都没有发现目前的交火距离过远,敌人的位置是处于他们手中武器的有效射程之外。
这种分散作战的方式,也让他们无法确认其他同伴的状态,只能各自为战,怎么打全看个人发挥。
而郑阿贵的人马则是以逸待劳,逐个瞄准对面暴露的火力点,开始用手中的步枪点名。
没有真正参加过这种战斗的平民,即便手里有武器,也很难在交战状态下保持稳定的情绪,更别说冷静地分析战场态势,判断自己的处境和敌人的状况了。
缺乏专业训练的平民,往往在射击时冒头甚至露出大半个身体,这在海汉军眼里就属于活靶子了,被击中只是时间问题。
即便有些人侥幸没有被对面射来的子弹击中,往往也是哆哆嗦嗦打完了手里仅有的几发弹药之后,就只能不知所措地缩在隐蔽处不敢再动弹了。
当然还有一些人自始至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