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拼尽全力厮杀的战斗,从战果上来说,这场决战的确是基本达到了战前的设想,重创了后金在金州地区的军事力量,并且成功夺取了金州半岛最为关键的一处防线。
海汉已经占据了海上绝对主动地位,后金方面很难在海上战场给海汉制造出什么麻烦,因此只要再在陆上把控住金州地峡这个天然要隘,就能将金州半岛南端这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硬生生从辽东半岛上剥离出来,划入海汉的统治区内。
当然了,这种事实占领在近期暂时还不会公开化,收复金州大部分地区的功劳还将交给皮岛军,由他们去向大明朝廷请功邀赏。反正现在皮岛军也算是半个自己人,这种好处不捞白不捞,对海汉接下来在辽东的布局也有许多好处,金州地峡以南地区在名义上由东江镇接管,某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便可以假托大明来进行了。
关于这中间的利益瓜葛,军方早就与沈氏叔侄谈过,对方目前一心要依附于海汉谋生,自然不会反对这种安排。沈志祥甚至明示过钱天敦,只要海汉一句话,皮岛军就算是改旗易帜也不在话下。只是钱天敦认为收编东江镇的时机未到,或者说东江镇的大明官军身份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所以并没有采纳沈志祥的建议。
沈氏叔侄能够从大明朝廷捞到什么样的封赏,对海汉来说其实都无所谓,能够加官进爵当然是好事,今后说不定也能成为大明官场上的助力。如果大明朝堂上的高官忌惮东江镇与海汉的关系,不给他们实质性的好处,那也相当于是在把东江镇往海汉这边推。沈氏叔侄都很清楚,大明能给他们的好处,海汉也能给,而海汉能给的好处,大明可不见得能给起了。
更何况如今的大明内忧外患不断,能给予孤悬海外的东江镇什么样的奖励,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除了封赏名不副实的官职,钱粮武器兵员,东江镇真正想要的东西没一样能给得了。这个独立于大明之外的军事团体所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虚名,他们要存活下去就必须得抱紧某条大腿才行,而现阶段来看,出人出钱出力又愿意带着皮岛军一起搞后金的海汉显然要比只会发空头圣旨的大明可靠得多。
这边的战事结束之后,钱天敦已经差人向皮岛军那边发去消息,让他们尝试着攻打一下纪家堡。按照后金军败退的速度,钱天敦估计纪家堡的守军很快就会意识到防线已经被攻破,继而放弃继续抵抗,主动撤离纪家堡。至于另一边的苏家堡就不用钱天敦多操心了,哈鲁恭在当地自然会审时度势地出击,不会让敌军有干干净净脱身而去的机会。
而这处被爆破开的大缺口,虽然是金州地峡防线上最为明显的一处弱点,但钱天敦已经不用担心后金下一次的反扑还会冲着这地方来。至少在他们能成批造出射程超远的巨型投石机之类的远程攻击武器之前,很难真正对这处阵地形成有效威胁,除非他们愿意再拿几千条人命来试试运气。
不过接下来对弹药消耗进行清点之后,钱天敦的乐观情绪被稍稍消磨了一些。这次送到东北的地雷是已经全部用尽了,在之后的阵地战中是不能指望这种威慑力颇大的武器了。那四门新式火炮的制式弹药也所剩无几,顶多再撑一场小规模战斗就没了。同样被当作新式武器投入使用的手雷,也在这一战里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步兵的弹药库存看着不少,但如果是以刚才这场战斗的弹药消耗速度来衡量,只怕也撑不了太长时间。毕竟特战营清一色的七连发步枪,打起来的弹药消耗也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步兵连在刚才的战斗中就至少发射了数千发子弹。
而这种作战物资消耗在当下还不能去细想,不然军费开支算下来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比使用冷兵器为主的后金军要多出几十上百倍。如果让后金军的统帅知道双方在这场战斗中的花销对比,扬古利泉下有知,大概也会输得心服口服了。
几种试验性质的新式武器,由于产量本来就极为有限,在短期内都很难再得到大量补充。而现役制式武器的配件和弹药在后方的旅顺港倒是屯集了不少,一个电报发回去,最迟第二天便能由海上运抵前线。
这个时候空气中终于飘来了食物的香气,稍稍冲淡了阵地内外的血腥味。海汉启动爆破是在凌晨时分,之后便抓紧时间修筑防御工事,又经过一场恶斗之后,此时已经是到了下午。绝大多数人在中午都处于战斗状态,根本没有空隙进食,这个时候早已是饥肠辘辘了。
炊事班今天的主菜是土豆烧牛肉,各种香料加得颇重,香气让那些原本因为见到太多血腥或是战斗脱力没有胃口的士兵们都重新燃起了食欲。
钱天敦和摩根、陈一鑫、高桥南围坐一起,他们作为军中高官,菜色自然是要比普通小兵稍稍丰富一些,摩根还特地开了瓶酒,给几人都倒上了一碗,以庆祝这场战斗的胜利。高桥南虽然是归化籍军官,不过他在海汉军中服役多年,对海汉又是忠心耿耿,军中将领早就没把他当外人看待了,因此这种非正式场合也有给他的一把椅子坐。
“你们说,打完这一仗,敌人还会不会再来反扑”陈一鑫一边吃饭,一边问出了众人都很在意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