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帮工,要说这些人一夜之间全部暴毙,或是接二连三死掉,只怕都会引起怀疑”
“你既然知道其中会有问题,怎地不早些安排”黑影的声调提高了几分,吓得马博身子一抖。
“若不是这姓刘的来了,小人原本打算开始安排他们陆续离开,可如今”马博说到这里,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如果刘尚不出现,他的确是已经做好了打算,但刘尚一来就把这些人给要走,而且是以曾晓文的名义,马博自然不敢拒绝,不然曾晓文回头在陈一鑫那里吹个风,自己怕是又要被叫去办公室训话。他害怕眼前这个人,但更怕陈一鑫,毕竟那位爷手里实实在在掌握着枪杆子,两个月前还在马家庄出手杀了一拨人,可不是眼前这位专司偷鸡摸狗的老兄能比的。
海汉在基建工程方面的开发建设速度是大明望尘莫及的,刘尚对这一点的认识已经十分深刻。驱使海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路自然是有诸多长远好处,除了军事行动方面更加高效之外,更多的是为物资和人员的流通了便利,让海汉能在占领区内快速推行自己的一套社会规则。大明在两百年统治期内没有做到的事情,海汉仅仅花费一年多的时间便实现了,这样的发展速度与本地的交通状况改善是密不可分的。而今后海汉在本地的统治牢固程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包括交通在内的基建状况维系在一起。
民众或许不会具备这样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但海汉人在这里修桥补路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却是有切身的感受。海汉建立的贸易体系快速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民众也很快就意识到了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利益,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之下,像马家庄这样的地方几乎没有本地人再继续务农了,纷纷开始转行从事收益更高的服务行业和其他的配套机构。
对于这样的社会转变,刘尚知道本地民众肯定是乐见其成的,这一点在南方的各处殖民地和占领区都已经得到了多次验证。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远比遥不可及的中央王朝威严更能俘获人心,何况海汉还为本地所有的追随者了一条堪称光明的后路,只要这些选择投靠海汉的民众愿意,他们随时可以离开大明,去往真正由海汉独立统治下的地区定居。
而在占领区内制作醒目的标语,正是针对普通民众的低成本宣传措施。不管民众能不能透彻地理解海汉的用意,先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他们脑子里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意识,然后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这个刘尚倒是个做事的人。”
刚从矿区回来的陈一鑫看到刘尚带着一拨人在村外涂画标语,便停下来观察了一阵,然后给出了一句点评。他前几天接见刘尚的时候,并未向对方下达具体的任务,只是让其将移民营的宣传工作先抓起来。但看刘尚干活这劲头,倒是颇有进取心,主动将马家庄的标语宣传也揽下来了,自然会对其又多了几分好感。刘尚的档案上,前两个任职单位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看样子倒也不完全是客气话。
“你跟他打个招呼,马家庄西边的院墙,得给我们部队留着,别一股脑全给占了。”陈一鑫离开的时候向秘书曾晓文淡淡地吩咐了一句,不过语气中倒是没有什么愠怒的成分。
曾晓文一边琢磨着上司的意思,一边开口应下指令。他个人对刘尚也并无恶感,只是觉得其到来对于移民营的局势是一个变数,特别是这家伙不声不响拿着自己批文去移民营提了一帮人出来做事,这个动作更是让曾晓文觉得刘尚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不过自己的上司看来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担心,曾晓文觉得自己或许是有点过于操心了。
对于经由曾晓文之口传来的新指令,刘尚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山东占领区的民政工作交接虽然已经在进行之中,但所有人都明白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期内,这里依然会是军方说了算。原因也很简单,在这次北上援建的干部团队中,并没有真正的高层人物随队来到山东接管民政事务。就算工作交接完成,也只是将具体的民政事务交给专业人员来操作,但地方管理大权依然会在军方手中再捏一段时间。
军队在山东控制区内的特殊地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有大的改变,陈一鑫的命令也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现状。刘尚的编制虽然并非属于军方,但在这里依然只能完全听从军方高官的指令。
“看来军队并不甘心退出民众的视野。”刘尚在心中暗暗得出了一个结论。
对于北上山东后将会遭遇的工作难度,其实在三亚的时候就已经收到过来自于小宝等人的告诫。不过刘尚的确没有想到,来到山东之后会这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同行。这个意外带给他的吃惊程度,甚至不亚于当初他准备从三亚出逃时,在船上看到了廖远和秦安等人被海水泡涨的尸体。
从察觉移民营里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刘尚已经通过观察反复确认了多次,自己所怀疑的这几名对象的确是训练有素的大明情报人员。当然了,所谓的训练有素也只是相对而言,这些人在面对刘尚的时候明显缺乏戒心,可能根本就没考虑过会被一名貌不惊人的海汉官员识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