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时代的装备水平,还远不及大明几乎已经荒废的水师,像这样军容齐整的舰队更是连想都不敢想。羡慕嫉妒恨,各种情绪都有,不过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先找时机向海汉打听一下这些舰船的价格如何。有些国家的使者听说安南已经装备了不少同型号的战船,有人当即便去找郑柞求证了。
安南的确是已经在自家海军列装了一批海汉造战船,但全是吨位最小的外销型号,战斗力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造价算下来着实不便宜,一艘船要当过去自己造三四艘的成本,而且火炮弹药还得另行购买。安南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才勉强凑出了一支全海汉造的舰队,不过距离掌管安南海岸线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组建舰队的速度这么慢,一方面是海汉这边有意识在控制为安南建造战船的供货量,另一方面确实也是因为船价太高,以安南有限的军费预算很难负担起规模庞大的海军。好在不管安南愿不愿意,至少还有海汉这个军事盟友,驻扎在安南海岸线上的海汉海军至今仍掌管着大部分的安南海疆巡防事务。或许以后安南海军编制健全之后,巡防事务会慢慢移交,但海汉在安南部署的军事基地大概会一直保留下去。
这支舰队在距离码头观礼台大约百米的海面上缓缓驶过,期间船员们都集中到左舷,排成整齐的横队向观礼台方向行军礼。岸上海汉军方人员也集体起立,向海上还以军礼。
舰队用了大约二十分钟,才从头至尾驶过观礼台,不过嘉宾们看海汉这些人都坐着没动,心知这阅兵式可能尚未结束,便也都乖乖坐着等好戏上演。
相比上午的阅兵式,海军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场地更为开阔,整个胜利港都已经封航,将港湾内的空间留给舰队发挥,王汤姆自然要充分利用这个条件,来好好展示一下海军的厉害之处。
随着舰上一声号炮响起,两艘威严级旗舰的烟囱里很快升腾起了灰白色的烟气,这是水蒸气混合煤烟的效果,紧接着船尾水面浪花翻涌,两艘旗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缓缓加速,很快便冲出了舰队队伍突到前面。这样的景象让观礼台上第一次看到蒸汽战舰的嘉宾们都是惊讶得合不拢嘴,因为他们从未见过战船能以这样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提速。
两艘旗舰在海湾口以十分轻快的姿态向西转向,沿着胜利港西岸划出一个弧形,然后折返向东。而其他船只则是选择了更小的转弯半径,几乎与两艘旗舰同步地完成了这个一百八十度的海上转弯。虽然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但懂行的海员却知道这么多船要做到海上的同步转向有多么困难。如果是曾在海上服役的军人,就比普通人更加了解这种转向的本领在海上交战中抢夺有利位置的重要作用。
港湾西岸的码头上,原本以为只能远远看一眼的民众看到战船沿着海岸驶来,都兴奋地欢呼起来。张金宝和他的学生们还以为舰队从北到南通过观礼台之后就算结束,正盘算着什么时候离开,就看到舰队在海面上兜了个大圈子之后朝着自己这方向来了。众人顿时又兴奋起来,船老大见状却是有些脸上变色,赶紧招呼众人抓紧身边的船舷,免得等下浪头过来站不住脚。
两艘旗舰在距离海岸线不到百米的地方迅速驶过,船头劈开的水流形成波浪,次第涌向岸边。张金宝等人所乘坐的船只是一艘排水量不过十来吨的渔船,浪头涌过来的时候顿时左右摇摆不定,如果不是船老大事先打了招呼让他们抓住东西稳定身体,说不定真得被晃倒几个。
学生们一边大呼小叫,一边满脸兴奋地死死盯着那两艘身形庞大的战舰。在这个距离上,船舷上黑洞洞的炮窗已经能够看得清楚,也能看到甲板上的船员们在水手长的指挥下正忙碌地操作帆索修正航向。这两艘船的速度如此之快,众人只觉得稍稍愣神片刻,两艘船便已经驶过,速度比起刚才通过东岸观礼台时快了一倍不止。
这贴着胜利港海岸线高速行进的表演不但震撼了看热闹的民众,在观礼台就座的各国嘉宾更是看得瞠目结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可以冒出烟气的大船,对其灵活的转向和极高的航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前听说海汉海军战无不胜,多少还是有些怀疑的,但亲眼见证了海汉的舰队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果然是名副其实,这高速炮舰大概就没有哪个国家的战船能挡得住。
其实别说这些外国人,就算是同样坐在观礼台的海汉穿越者,只要不是军工、造船、军方这几个领域的相关者,大多也没有真正在近距离见识过自家海军在战时的状态,一边看一边连连叫好的也大有人在。
在这个时代,对于海权重要性认识得最清楚的,就莫过于这群来自几个世纪之后的穿越者了。海汉以海立国,对于海疆的控制权最为看重,而实现海汉这个战略目的的手段,就是眼前所见到这些武装帆船了。尽管这些船在穿越者眼中看起来还十分原始落后,但却已经是超越这个时代的黑科技了,而且建造极为不易,成本也非常高昂。
在穿越者的眼中,这些船可不仅仅只是浮在海面上的一堆木头,全都是一堆堆可以量化的真金白银。为了打造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