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善于打野战的安南民团,这次从大本营调来的步兵营更擅长正面战场上的阵地攻防战,列装的武器和平时演练的战术,都是以阵地战为主要方向。而使用火器作为主武器的阵地战战术,海汉可以说是独步天下,要认自己第二,那还真没谁敢争这第一。
在前次与荷兰人交战之后,参谋部也对之前的战术进行了反思和修改。当时的战术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将火力输出的方向朝向了海上,试图阻止敌人实施登陆行动。但事实表明这个战术并没有完全奏效,虽然的确对荷兰武装帆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但仅仅依靠十几门岸防炮,根本就无法阻止对方船队的强行登陆。而在这之后缺乏步兵掩护的炮台立刻就成为了对方围攻的目标,海汉一方却未能在这个关键阶段对登陆的敌人进行有效杀伤。
在吸取了前次的教训,并充分考虑安不纳岛本地的地理环境之后,参谋部为守岛部队制定了新的作战方案,将集火的目标对准海滩,而非海上。
这个作战方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敌人登陆的阶段施以集中打击,对其作战人员进行有效的杀伤。毫无障碍物的海滩,对手没有任何掩体可以进行隐蔽,在面对密集的枪炮射击时只能充当活靶子的角色。相比只有岸防炮能够发挥效力的对海作战,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步兵实现火力输出,对敌杀伤效果也将更强。
而为了将敌方登陆人员拖在海岸上,罗杰准备要在港口附近适合登陆的地点修建密集的岸防工事,以纵横交错的铁丝网夹杂着地沟、竹签坑、拒马、鹿砦等手段,并把这个障碍带设置为至少五十米以上的纵深,将一里多宽的港区完全变成寸步难行的死亡地带。
在出发南下之前,罗杰和参谋部的人已经在胜利港鹿回头半岛上的陆军训练基地搞了一个简化版的障碍带,并亲自带兵进行了登陆模拟演习。事实证明即便是拥有先进军事经验的穿越者军官,也很难在仓促的状况下迅速穿越这边复杂的障碍区。如果仅凭人力想要通过障碍区,那么在此之前得要顺利挺过二十轮以上的步枪集火并且安然无恙才行。
即便有命大的人能够通过这片死亡障碍区,在抵达尽头之后还得面对一道三米宽的壕沟。这道壕沟倒并不算深,顶多也就两尺出头三尺不到,但其中却全是稠密的淤泥,踩下去就很难拔出腿来。为了避免夏日高温导致水分过快蒸发让其变得坚硬,还会定期引入活水保持黏度。
在淤泥壕沟的另一边,就是主要的火力输出地带了,一道分为上中下三层的防线。每道防线都有土包垒成的厚达一米的胸墙作为掩护,可防止来自敌军舰炮的对陆攻击。阶梯状次第升高的三道火力输出线,也将形成立体火网,对试图通过障碍区的敌人步兵进行最大限度的杀伤。
类似的设计最早被运用在了胜利堡的外围防御工事上,不过胜利堡从未遭遇过外地入侵,而海汉对外作战的经历中又是以攻势居多,极少有被动防御的时候,所以这种立体防御工事的效能其实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实战检验。但很显然,步炮结合的防线在可靠度上肯定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单一炮台防御,军方高层也对其实战表现寄予了厚望。
不过目前最大的难题并不是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防御作战方式,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防御工事的修建。尽管这次大本营调来了专门的工程人员负责指挥施工,但由于不知道荷兰人何时会再次卷土重来,所以工期也定得非常紧,给荷兰人划的禁入期限是到十二月,但实际的工期要求是在十月之内完成。
荷兰人也同样想不到处心积虑的海汉人此时已经开始在岛上进行下一步的动作,范隆根等人还抱着一丝希望,能够在海汉采取军事行动之前,通过外交手段来阻止他们这种目中无人的行为。
在安全驶离了纳吐纳群岛海域之后,荷兰人也并没有再在途中寻求其他的港口进行靠岸补给,这一是因为赶时间要紧,二来中南半岛南部的占城国也同样与海汉人交往密切,对东印度公司一向并不友好。所以范隆根决定直航三亚,以求尽量缩短航行时间。在途经安南海域期间,范隆根甚至特地指挥船队与海岸线保持了二十海里以上的距离,以免在这个海域内与海汉的船只遭遇,过早地暴露行迹。
在从巴达维亚出发三十天之后,范隆根的船队终于来到了琼州岛南端海域,距离三亚港大约还有四五十海里。此时已经时值傍晚,范隆根将范德维根和苏克易叫到船长室,向他们展示了航线海图。
“先生们,如果我们的航向没有出现大的误差,那么最快我们将在明天就抵达三亚港。我希望你们今晚能够好好休息,明天用最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海汉人。”范隆根想了想又补充道“这或许是我们三个人立功的最好时机,我想两位应该都和我一样重视这个机会,对吧”
“当然,范隆根先生,我很赞同您的说法。”范德维根在从大员港返回巴达维亚期间,便与范隆根在途中结下了友情,而这次科恩能够给予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范德维根也是有决心辅佐范隆根作出点亮眼的成绩来。
“听说海汉人在三亚附近的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