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第411章 福建局势(3 / 6)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10680 字 2022-03-18

阮经贵的建议“相比之下,大明军方的可靠度还高上那么一点。”

阮经贵被驳回之后倒并没有气馁,想了想又问道“先前两位谈到这海盗老窝在台湾,不知这海湾是在何处”

“台湾不是一个海湾,台湾就是大明所称的大员岛。”颜楚杰耐心地向他解释道。

“原来如此,卑职也知道大员这地方,与福建隔海相望。那何不联合大明军方直接剿灭这支海盗,然后由我方占据其老窝这支海盗既然能时时袭击福建沿海,想必海上距离并不遥远,占据当地之后,想必当能从近处对福建的大明官军予以制衡。”阮经贵绞尽脑汁又出一计。他对福建沿海的具体状况并不了解,能够想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尽力了。

施耐德点点头赞许道“我听说你从未去过福建,能够从我们的交谈中获取到这么多的信息,还能想出应对的办法,也算是有心人了”

阮经贵得到施耐德的夸奖,心头也是暗暗自得,嘴上赶紧谦虚道“卑职一点浅见,让施总见笑了。”

“你说这办法倒是好办法,其实我们也一直都想这么干”颜楚杰接过了话头道“但问题是我们的实力不够,还没办法跨海去跟那边的海盗作战,就算打赢了一两仗也意义不大。”

“海汉大军数次跨海攻入安南,颜总此言太过谦虚了”阮经贵赶紧不失时机地送上一顶高帽。

颜楚杰瞥了他一眼道“你知道漳州、大员这些地方距离三亚有多远吗”

阮经贵连忙应道“卑职不知,请颜总指教。”

“你从顺化到三亚来来回回也走了好几趟了,对这段路途应该比较熟悉了。”颜楚杰便向他说明道“从这里到福建的交战区域也不算很远,大概就这里到顺化将近三个来回的航程吧”

阮经贵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他并不熟悉大明东南沿海的地理状况,还以为这两位谈论的地方距离三亚不至于太远,早知如此,真是不该在这两位海汉高官面前胡言乱语了。

在南越政权覆灭之后,阮经贵慢慢也知道了为何海汉民团对南越的攻击频率保持在半年左右,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跨海作战所需做的准备工作太过繁杂,需要很长时间准备才能发动一波攻势。三亚到南越海岸不过三天左右的航程,就尚且如此的麻烦,那福建战场距离三亚的航程多出五六倍,路途上就得半个月左右了,海汉人自然不愿轻易跨海去那么远的地方作战。

海汉人在安南都是采取打完就撤的战略,那么远的地方,以海汉现有的实力和兵力,就算能够战胜对手,也很难在当地维持长期的实际控制。这种付出大收益低的做法,精明的海汉执委会肯定是不愿去实施的。

然而让阮经贵更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他正后悔自己不该随口胡说的时候,便听颜楚杰继续说道“何况真的要打,我们也还不一定能打得过那帮海盗”

阮经贵一时嘴快应道“以海汉水师之战力,区区海盗有何畏惧”

施耐德摇摇头道“这帮人可不是什么区区海盗,他们前几年把福建的大明驻军打得跟狗一样,如果不是我们卖了大量武器过去,现在福建沿岸早就归了他们了。”

“竟有海盗如此厉害”颜楚杰的说法听起来似乎在开玩笑,但阮经贵见施耐德也这么说,就有点将信将疑了。

“也不是特别厉害”颜楚杰应道“他们麾下也就上千条战船,两三万作战人员而已。”

从穿越集团建立对外商贸关系伊始,军火贸易就成为了出口贸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出口的工业产品相比,这个领域的出口产品不仅同样拥有极高的毛利率,而且所能产生的效益并不单单局限在经济上,由军火出口所带来的政治、军事方面的影响力,也是执委会所看重的特质。

例如最早获得军火专卖权的李氏家族,就在海汉的协助治下建立了自己的强力私人武装。尽管这支武装的规模很小,战斗力也比不了海汉民团的正版,但实力已经超过了大明官方的地方卫所驻军。相比其他的广东富商,李氏家族大概是第一支真正够得上“土霸王”标准的地方势力了。

厉害固然是厉害,但李家民团这种地方私人武装对于海汉的依赖性也是非常明显,不但人员全部要依靠海汉教官进行军事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和弹药都只能来自海汉的供应。一旦失去海汉的扶持,断了供给的李家民团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而海汉一方也因此对李氏家族的政治态度有着诸多的要求,其中不乏有“任何情况下不得与海汉采取敌对措施”之类的明确条款。

虽然海汉人有很多举动看起来明显是对官府带有提防和敌意,但相比当初对李家庄遭受流寇围攻却见死不救的大明官军,李家还是更愿意选择信任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海汉人。跟着海汉人一起混,既能赚大钱又能得到民团军的庇护,反正海汉人现在又没有直接扯旗造反,李氏家族也乐得装糊涂,对于海汉在广州附近的各种行事只当作看不见。

近几年两广地区接连遭遇自然灾害,省内流寇横行,官府又无力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民间往往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