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第325章 开发大万山岛(3 / 6)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10708 字 2022-03-18

,在清乾隆五十年才出现了第一批迁到岛上定居的居民,直到穿越前的资料,万山岛上的登记居民也只有千余人而已。岛上有充足的淡水资源和林木资源,岛岸曲折陡峭,多为岩石陡岸,只有西南方的万山湾三面环山,有一处天然的避风港。

根据后世资料和驻广办的前期考察所得,军方认为可以在这个港湾修建停靠500吨级以下船舶的永久码头设施。一方面作为商用的货物转运点,另一方面可以当作军方今后在这一地区的海军补给港使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万山群岛是中国七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而大万山岛周边海域也是中国第一个海洋开发试验区,这一区域有超过200种经济鱼类,今后驻扎在这里的人员倒是完全不用担心伙食问题了。

对于这种无人岛的开发利用,穿越集团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相关的经验,那就是位于下龙湾和海南岛之间的浮水洲岛。作为煤炭运输航路的中继站,浮水洲岛自开发之后就一直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只是因为当地并非位于热门航道上,经过的船只也几乎都是穿越集团自家的商船,因此岛上除了一些基本的补给设施之外,并没有进行过商业或者军事方面的专门开发,从发展前景上来说,的确没法与这次军方挑中的大万山岛相提并论。但相关的初期建设流程,两者却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在万山岛附近,还有近在咫尺的小万山岛,北边白沥岛和东澳岛三个可供开发的岛屿,目前也都是处于无人岛的状态。这几个岛虽然面积不及大万山岛,但今后如能控制住周边海域,保证区域内的海上安全,这几个岛倒是可以作为渔业基地来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四月十五日,军委连同商务部联名向执委会提交了关于在万山群岛设立商贸转运站及军事据点的计划书。计划书中提出,在目前穿越集团越来越依赖于通过广州这个窗口向大陆输出工业品、进口原材料的情况下,珠江口水域的航道安全和商业开发也必须要进入新的阶段了。在当地设立货物转运站,并辅以军事力量的护卫,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并且应该在近期内就开始实施这一方案,以提高外贸部门的货物输送效率,加大对珠江口航道的监控力度。

不出所料的是,会上的确有人对在当地建设军事据点和货物转运点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但军方对此信誓旦旦地表示了足够的信心。而施耐德作为商务部的代表,也对在当地建设货物转运点的前景表示了看好,并认为这个转运点建成之后的利润收入,完全可以冲抵在当地长期驻军所需的花费。施耐德的这番表态基本就断绝了其他人对于军费方面的质疑,因为目前各个驻外单位都在逐步进入运行经费独立核算的状态,如果当地经费充足,莫说一个连的驻军,就算是像黑土港这样扩编为一个营,那也是说得通的。

在最后的举手表决当中,陶东来、颜楚杰、施耐德、任亮、白克思第一时间就表示了赞同,紧接着农业部的袁老爷子再一次出人意料地果断站到了军方一边,此时赞同票已经过半并且达到了三分之二,开发大万山岛的提案就算是获得了通过。

事后有人问袁老爷子为何会选择了站在军方一边,是不是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军事风险,老爷子的回答也很是发人深省“种田都还有遇到天灾的时候,打仗哪会有百分百取胜的把握,该冒的风险就得冒大伙儿抛弃了一切穿越到这个地方来,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还能有什么事比这个更厉害的”

虽然当时受到客观条件所限,军方高层并没有同意驻广办提出的这个计划,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出于控制珠江口航道的需要,还是为将来进军台湾海峡打下基础,在珠江口水域建立军事据点都是未来大陆攻略的一个必要步骤。但要想在当地建立起长期据点,并不是准备好物资和人员就能实施,军方还必须考虑要如何面对当地复杂的环境。

以地理环境而论,当然是香港地区为最优选择,但当地有大明水师驻扎,军方不太可能在对方眼皮子底下公然修建一些军事设施,因此只能暂时将候选地区圈定在附近的万山群岛。而在珠江口水域盘踞的势力并不止明军一股,就目前军方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至少附近还有两支海盗势力,他们的存在都很有可能会给珠江口据点的运作带来威胁。

单以军事实力而论,海汉民团自然不用畏惧十七世纪的东亚海盗,但问题在于海汉民团目前的海陆两军发展极度不平衡,陆军的水平足以吊打同等规模下的任何一支东亚军队,而海军却刚刚才开始起步,正式入列的战船仅一艘,以舰队吨位来算连崖州水寨都还不如,也就能欺负欺负南越这种战力为负值的对手。真要拉出去跟人在海上进行对战就免谈了,军方还是很清楚自己目前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毕竟海军中绝大部分人都还是没有水上作战经验的菜鸟。

如果要在珠江口万山群岛建立据点,就必须考虑到当地与胜利港之间的航程超过300海里,在当地如果不能驻扎一支有实力的水上力量,那设立这个据点的实际意义就不大了。执委会这帮人再怎么富有冒险精神,也不敢把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部队随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