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就是在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直接全军覆没,多数时候甚至到死都没弄明白对手躲在什么地方使用了什么武器。
也正是北美帮这几个人的奋勇作战,才让山顶的制高点一直没有被南越所夺去。不过这种局面肯定不能长时间维持下去,北美帮虽然能打,但终究也是人,也需要时间来进行休整。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在南边大获全胜的特战连终于回来了。钱天敦在听说了最近的战况之后,立刻便向颜楚杰请战,让特战连接管山顶战场。相比普通的海汉民兵,钱天敦对于自己的属下有着充分的信心,这支连队从组建开始,其训练内容和作战方向便是山地丛林,在林间野地作战的能力肯定是大大优于大本营派过来的民兵。
第二天开始,特战连便接管了两处山顶的交战地带。钱天敦也的确没有让指挥部失望,第一天便全歼了南越的两个小队共四十多人,己方仅仅只有两人轻伤,这个战果足以让隶属大本营的军警部同仁们感到嫉妒。
而特战连的破袭战在几天之后也开始见到了成效,由于南边的补给和运输工具都被大量损毁,连续几天物资补给跟不上之后,南越军也只有采取了减少单兵供应量的办法来缓解补给困难。而这就造成了南越军无法再保持每天出击的作战频率,双方进入到一种微妙的对峙状态。
联军顾忌到可能出现的伤亡,不愿意主动离开防御阵地出击作战,而南越军因为补给不足,也不愿再用战斗力严重下降的部队去冲击联军的阵地。指挥部倒是一点都不着急,只要维持住目前的态势,对手肯定比自己这边着急多了南越那边每天可是几万人在不停消耗物资,所需起码是联军阵地的十倍,不管打与不打都是如此,每拖上一天,南越军的补给压力就会增大一分。等过个十天八天若还是如此,那么再派一支船队南下给对手找找麻烦就是。
面对这种对峙状态,唯一还感到不满的人或许就是郑柏了。海汉人为何会对己方采取这么大规模的军事援助,郑柏作为北越军中高层是很清楚的,这可是升龙府答应了海汉人种种苛刻条件之后才换来的。这些海汉兵从抵达永安港的那一刻开始,所以的吃住开销物资耗费,都全部记在了北越头上。而进入到现在的联军阵地之后,按照双方的合约便算是进入作战状态,每天这几千人的军费比起北越军自己的大军还高得多,更别说耗费的弹药也要全部按照天价计算。
郑柏最初还对海汉军的战斗力抱有疑虑,担心他们守不住计划中的临海阵地,但打了几仗之后,郑柏的这种担心便慢慢转换了方向海汉军明明具备了极大的优势,但就是不主动发起进攻,是不是在有意营造一种对峙的局面,以便向升龙府索要更多的条件
不管海汉军打与不打,只要维持目前的对峙局面,军费都在按照作战时期的标准计算,这对于北越来说无疑是一笔亏本买卖升龙府花了极大代价请来的雇佣军,可不是为了摆在这里好看的。
郑柏一开始试图通过冯安楠这个联络官向海汉军方面施加一些压力,但冯安楠显然不太卖他的账,一句“一切作战方案以联军前线指挥部的命令为主”就把郑柏给挡了回去。
对于这样一个借口,郑柏肯定是不服气的联军指挥部好歹也是联军的头衔,怎么就你海汉一家在做主,我这边几万人的军队却没有发话的权力。但要说郑柏因此跟海汉人发生冲突甚至翻脸,那肯定是不可能的,现在北越的防线就指望着海汉军的协防,如果不是在敌后构筑起了联军阵地,那山岭防线这时候应该已经被南越军攻破了。而之后己方反攻南越叛军的计划,肯定也要视海汉军的动向来配合行动才行了。
一计不成,郑柏又生一计,派了亲信到运输补给品的队伍中,去联军阵地给二儿子郑廷捎信,试图让他去向海汉将领催战。
郑廷所指挥的北越协从军在开战之后承担了联军阵地八成以上的作战任务,并且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麾下部队从最初的紧张忙乱,敌人还没有进入射程便有人开枪乱射,到现在逐步开始习惯了火枪作战的节奏,面对敌军所发起的冲锋终于能做到从容应对。
指挥部对于郑廷在作战指挥中的表现也比较满意,开始让他作为北越军方代表列席指挥的日常作战讨论会。当然了,关于特战连在南越敌后展开破袭战的详情,指挥部还是对郑廷为首的北越军官有所保留。毕竟这涉及到两百多人的安危,其中还有多名穿越众和“探索号”这样的重点保护对象,要是走漏了消息很可能会给执行破袭战的部队带来危险。
但郑廷所表现出的态度却让郑柏派来的使者有些始料不及,他并不赞同郑柏提出催促海汉军主动进攻的办法,恰恰相反的是,郑廷认为现在北越军的主要任务就配合海汉军的作战计划,由联军指挥部来指挥接下来的战斗。
郑廷这几天从讨论会上已经逐步了解到海汉军的作战目标,知道他们并非是以杀伤南越军的数量为目的,而是打算要成建制地消灭掉南越军中那支神秘的火枪部队。郑廷对于指挥部所确立的这个作战目标是相当认同的,经过多场战斗之后,郑廷已经充分认识到火枪部队在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