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麻烦,这生意不做也罢,在下当初也只是提个建议而已。”
施耐德道“那倒不用,执委会既然已经批准了,那就是能做的。”
李奈摆摆手道“那以后谁是这些生意的顶头上司该上香的在下便早些去把香上好。”
施耐德收起笑容,很严肃地说道“为了对今后入驻胜利港的外来商家进行统一的管控,执委会决定成立一个港区管委会来负责这个工作。”
是的,执委会一帮人讨论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来负责管理工作。与公社管委会的结构类似,港区管理委员会同样也是由多个部门联合组成,将会集商务管理、治安维持、卫生防控和情报安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在职能上将是未来整个胜利港港区的综合管理及执法机构。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一间青楼就大动干戈成立一个新部门,那只怕执委会这帮人又会被键盘执委们在论坛上黑成碳,肯定会有人对此作出人浮于事、机构臃肿之类的评价。但实际上执委会的这个决定还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考虑,并不仅仅只是针对于“福瑞丰”的投资。
根据建设规划,在未来的几年中,胜利感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南海地区交易量最大的自由港,将会有大量的商船货船抵达这里进行贸易,而像“福瑞丰”这样在本地设立商栈乃至投资做生意的商家也会越来越多,管理上的复杂程度也会逐步增加。另外港区也会有源源不断的移民和来自各处的大量原材料抵达,仅仅只是靠着单一部门对这里进行管理显然并不符合港区的发展需要。
港区管委会便是在这样的形势预估之下应运而生,而作为本地权力最大的管理机构之一,由执委委员担任领导职务也是必须的举措。毫无意外地,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主管商务和金融的施耐德头上。而作为一种权力平衡和职能需要,副职领导将由军警部派人出任。经过军警部的内部权衡之后,将由在穿越后表现十分出众的任亮出任这个职位。
除此之外,港区管委会的组成中还有来自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以完善其机构职能。而管委会的办公地点都已经规划好了,就在一号基地大门外紧邻着巡检司小院的旁边。建设部正在调集人手和材料,几天内就会开始动工。
对于海汉人那些复杂的机构部门设置,李奈早就听的头晕脑涨,不过有一件事他倒是听明白了负责对外贸易的施耐德施先生应该是又升官了。
李奈拱手恭喜道“施先生年轻有为,仕途走得极顺,可喜可贺啊”
真要说起来,施耐德还比李奈大了有十来岁,不过他算是保养得比较好的一类,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的模样,所以李奈一直以为施耐德的岁数跟自己差不多。
施耐德摆摆手道“这港区管委会可不是什么升迁,对我来说只是兼任而已。而且你也知道我们海汉的一些制度,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
“明白明白。”李奈连连点头道“这个我听陶先生说过,你们海汉人称之为民主。”
施耐德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一些事情,我们作为合作方,必须要先跟你们通个气,如果你们觉得能够办得到,那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了。”
施耐德所说的事情主要是执委会,或者说是新成立的港区管委会,对于“福瑞丰”提出的一些经营方面的要求。
首先,“福瑞丰”在胜利港港区所有经营项目和人员都必须在管委会进行备案。只有管委会批准的项目,才能在港区内开始经营,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都需要在管委会登记造册,拿到暂住证明之后,才能长期在胜利港驻留。并且这种驻留资格暂定每过半年进行一次审核,遵纪守法者可以继续延长驻留时间。
这个规定在李奈看来倒是问题不大,海汉人掌握了那么多的先进技术,想要通过一些行政手段来守护自己的秘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虽然稍显苛刻,但也并非不能接受。
其次,所有的经营项目和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胜利港本地的行为规则。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遵守海汉人立下的规矩而非大明律。并且“福瑞丰”方面必须要承认和接受海汉方面对违纪者的判决和处理,这在李奈看来就是坐实了海汉人在胜利港地区享有土霸王的地位。这个条件也没什么问题,李奈通过这些时日的了解,发现海汉人制定的那些规矩和制度基本上还是合情合理的,虽然很多细节上与大明律有出入,但并无什么违背情理的地方。
施耐德代表管委会提出的第三点要求是,特种行业经营必须要接受管委会的直接监管。特种行业当然就是指尚在纸面规划中的青楼,而直接监管的意思,施耐德解释为有关部门可能会派出人员出任青楼中的管事。这种人员不会管理具体的事务,也不会干涉青楼的正常经营,只是单纯地负责情报安全工作当然最后这一句施耐德是不会对李奈说的。
对此李奈的理解是海汉人是要防着自己接着青楼搞什么古怪勾当,颇有点哭笑不得。在他看来青楼就是喝酒寻欢的地方,哪会有海汉人想的这么复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