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92章 移民(3 / 4)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6462 字 2022-03-18

大本营联系时详细地汇报了劳工移民工作的进展,并要求执委会能在第二天派出船只,到指定地点接纳移民。执委会对于驻崖办的工作进展也是非常满意,之前向大本营及时了玻璃制品的市场动向变化信息,目前工业部正加班加点地修建玻璃窑,大约一周内就可以投入小规模生产。现在执委会最为关心的人口问题也取得了突破,对于他们的要求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并且表示驻崖办上次提到的热水锅炉已经在赶工之中,最迟下周便可以运往崖州,届时会将新出炉的玻璃器具的样品也一并送过去。

第二天马力科和邱元再去仆役市场,果然人就比前一日少了许多,一上午才招到了十多人。到了下午,前一日来应征的百姓陆陆续续带着行李出现在市场外,牙商数数人头与前日出入不大,看约定的时辰已经到了,便与马邱二人一起带着这帮移民朝南边海岸行去。

执委会这次派了“闪电号”和上次缴获海盗的那艘广船过来装人,那牙商和这些移民均是第一次见到“闪电号”这样外形怪异的帆船,均是惊叹不已。移民们大部分都被装上了广船,把船舱塞得满满当当的,只有少数妇孺上了“闪电号”,有幸能享受这一趟游艇旅程。

马力科与带队的王汤姆进行了简单的交接之后,便目送这两艘船拔锚起帆,缓缓地驶离海岸向东航行。这个船队在回程途中还将在天涯和凤凰两地停靠,将当地征召的一些移民劳工一并带回三亚大本营。

来应征的这些劳工本来对于前景还有些惴惴不安,毕竟他们所知的一切都是出自牙商的嘴皮子,可信度有几分实在很难说。但来到海边看到这两艘大船之后,劳工们原本不安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船上还安排了几个口齿比较伶俐的海南土著,在整个航行中不断地向新来者宣讲“海汉执委会”的各种移民政策,内容基本还是公社制度和劳工等级制的那一套东西,鼓动这些新来者加入公社,用长期的服务来换取执委会的各种优厚待遇。

这套宣传方案的有效性,在三亚地区已经得到过了多次的验证,尽管船上装的都是一些从没有到过三亚的人,但耳中所听到的这些充满诱惑的宣传已经让他们对于目的地产生了憧憬执委会管天管地、管吃管住、管生老病死孩子读书,服劳役几年之后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地,这还有什么可苛求的

当然也还有不少心存疑虑的人,他们在亲眼看到之前,实在很难相信大明竟然会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所奉行的社会制度听起来跟他们过去生活的环境似乎完全不一样。去这样的地方生活究竟是好是坏,是救命稻草还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他们现在还很难作出判断。

由于广船本身的速度并不算快,加之又装满了人,所以“闪电号”也不得不放慢了速度等待着广船跟在后面。如果是“闪电号”单独执行任务,那么半天时间足够让它在胜利港和崖州之间跑个来回了,但如今这船速,恐怕得等到天黑才能到了。

一路上紧赶慢赶,船队终于赶在日落前绕过了榆林角,驶入胜利港。船舱里昏昏欲睡的移民们被人叫醒,告之他们已经到地方,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到甲板上排队准备下船。

当这些移民上到甲板上,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毫无例外的便是停靠在港口的“新世界号”。这艘巨轮的船舷比广船的桅杆顶端还高出少许,庞大如山的船身让所有见到这一幕的移民都瞠目结舌,惊讶得合不拢嘴。尽管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曾在海边生活过不短的时间,但也从未有人想过能把船造到如此之巨大。而在这艘巨轮旁边,还停靠着一排无桅无帆的怪船,每一艘都比自己所乘的这艘广船更大。

在这些怪船旁边,有数百人正在海岸施工劳作,将一筐筐的砂石抬上一处伸入海水中的工地,将原本蜿蜒的海岸填出一道直线,并且这个工地沿着海岸朝东西延伸开去,范围长达百丈。有眼尖的人已经看出了门道,这分明是在修建一座大型的码头,看来刚才在船上所听的那些对“海汉执委会”的吹嘘,倒也不是随口编造出来的。

目前田独河上游水电站的主体工作已经接近完工,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吊装发电机和进行发电调试,所需的劳动力也不是太多,于是胜利港码头的修建终于被执委会提上了优先位置。从工程量来说,这个码头因为有一部分的填海工序,所以比水电站更大,但这里地势开阔,方便使用各种施工机械,而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施工起来反而比工程量较小的水电站更快。建设部的预计是在本月月底前就可以将三分之一的码头投入使用,下个月就能基本完工。

当然由于目前的条件所限,虽然新码头的坚固度和停靠吨位都大大超过了之前的临时浮动码头,但终究还是以打桩和填石为主要施工手段,需要不断地进行修缮。建设部打算等以后水泥产量能有保障的时候,还是得将整个码头进行再一次的水泥固化翻修,以减少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当船终于靠上了码头之后,移民们发现一群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小步跑了过来,随着一声哨响,这些人齐刷刷地停下了脚步,然后迅速在码头上展开队形,形成了一个矩形的包围圈,而包围圈的口子便正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