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等人的名气实在太大,古籍孤本对真正爱书之人的吸引力也远超原焕的想象。
他以为书院要上正轨至少要十年的营,然而现实告诉他,不需要十年,只要藏书楼还郑玄等名士大儒在,年时间足以让邺城书院的名声传遍整个大汉。
“看见没,头戴紫金冠的便是那勇冠军的温侯吕奉先,自打奉先将军来到冀州,我们出远门都不用另外花钱雇人当护卫了。”街口的茶棚里,穿青衫的年轻人旁边来自兖州的朋友做介绍,“我们州牧大人是个仙人物,难得机见到,待得看仔细了,不然天知道大人什么时候再出门。”
他们州牧大人深居简出,事甚至能连续一个月不出门,人说大人身体孱弱不能出门,他才不信别人胡说八道,他们州牧大人不出门的时候肯定是回天上了。
仙界阆苑琼楼,肯定比凡间住舒服。
那位自兖州远道而来的年轻人被好友说的一愣一愣的,隔人群试图往书院里面看,只是外面堵的人点多,左看右看也只能看到两根甩来甩去的鲜艳雉鸡翎。
“管宁管幼安和王烈王彦也在书院,这二位在辽东教化百姓,如今也来了冀州,冀州的百姓真福气。”来自幽州的读书人开口叹道,名士大儒得一人已是不容易,冀州牧能让这小小一座书院卧虎藏龙,大概真的和旁边这位仁兄说的一样是个仙人物。
如若不然,怎么请得动那么多名士
人的地就八卦,说说话题就拐到了其他地。
“管宁管幼安和华歆华子鱼割席断交,现在两个人都在邺城书院,他们俩见面的时候是说话还是不说话不小心坐到一的时候还把席子一分为二吗”
“你管人家说不说话,藏书楼那么大,里面的藏书何止万卷,那么多书以看,谁还注意旁边坐得是谁”
“兄台说得道理。”
茶棚里坐的读书人很多,没板凳只能站的更多,刚才骑兵护卫马车进入书院动静不小,所人都伸长脖子想亲眼目睹州牧大人的风姿韵,却没一个人往前挤。
书院门口那一排排士兵威慑力十足,兵刃在太阳底下闪寒光,这些都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精兵,没人敢在这种情况下不顾死活的冲上去。
好奇心重要,命更重要。
大门处放了好几张桌椅,前几天才赶制出来,上面放了一摞摞纸张,每张纸上都是外面那些学子准备的表格,印表格比印书容易得多,读书人没不识字的问题,让他们自把情况填写下来,比征兵的时候挨个问挨个登记轻松得多。
郭嘉荀彧等人早早来,邺城书院是他们家主下令开办的书院,说是冀州的官学也不为,他们的子嗣将来大概率也要到这来读书,于于私都不能错。
几个人看到他们家主,接连来行礼打招呼,原焕吟吟的看了一圈,温润柔和的目光落在郭祭酒身上,让他无端打了个激灵。
“主,嘉今日不妥”郭嘉搓搓胳膊茫然抬头,他记得他这几天没得罪主,主为什么这么看他
原焕微拍拍郭鬼才的肩膀,“奉孝无甚不妥,还是一如既往的能说道,吧,带璟去郑司农那里。”
郭嘉僵硬的抽抽嘴角,落后一步戳戳旁边悠哉悠哉的荀彧,“文若,我刚才说什么了吗主为什么突然说我能说道”
荀彧面上带得体的微,将衣袖整理好然后离郭嘉远了些,“奉孝才思敏捷,打你我二人认识那天便一直能说道,主才能只是随口一说。”
“只是随口一说吗”郭嘉点不相信,实在想不出哪里不对劲,无奈只能作罢。
前些天一直在下雨,他们连官署都不曾去,要紧的事情都在家里处理,家门都没出也没机被主抓住把柄,能真的只是随口一说吧。
不对,还是能得罪主的,主因为他好些天没去府上做客而生气也不是不能。
郭祭酒弯了弯眼睛,甩甩衣袖很快恢复正常,前面,袁璟回头看傻不止的郭奉孝,转身皱脸叹了口气。
小家伙很是聪慧,在马车上听了一路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的第一要务是读书”,怎么能猜不到他爹为什么忽然间说那么多话。
肯定是奕哥和他说的那些话不太对。
书院的先生不和奕哥说这些,能这么教的只一个人,他这个只听了几句的人都被念叨了好久,罪魁祸首要受到的惩罚肯定更加严重。
唉,再让他高兴一吧。
希望阿爹不要骂得太狠,不然那人回家哭鼻子还要奕哥来哄,奕哥真的好辛苦哦。
郭嘉察觉到小家伙的动作,凑到荀彧跟前压低了声音说道,“文若,你没觉得小子的眼点不对劲”
荀彧无奈将人推开,“你想多了。”
大热天的不要靠那么近,书院里没办法洗漱换衣,待一身是汗难受的还是他自。
郭嘉抱手臂若所思,灵光一现想出能是为什么,正要开口就看到前面的小娃娃幽幽回望,更加确定自的猜测是正确的。
他们小子,不想来书院读书。
一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