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流离不平讨孙联盟(2 / 3)

儿观望,不肯轻易战队,手里兵少的一二倒是挺积极,就是派不上什么大用场。

不管怎么,讨伐孙坚的军队算是组建起来了。

之前关东联盟,曹操是发起人,袁绍是曹操的好友,有曹操的偏心,联盟盟主落到了他袁本初手上,现在讨孙联盟他袁公路是发起人,联盟中各路人马没有谁身份比他尊贵,盟主之位自然非他莫属。

长安朝廷如今已是岌岌可危,好在没了董卓和凉州兵马的威胁,老将皇甫嵩重新执掌兵权,至少能护得京都安宁。

王允刻关注着京城之外的情况,自董卓乱政一来,天下各路太守州牧都不再听从朝廷命令,天诏书不知道送出去了多少封,回应的寥寥无几,再派人去问罪,又只战争阻断了道路,路上劫匪盛行,皇帝的诏书可能被哪山贼给抢了,根本没有到达他们手上。

一二全是借。

王司徒在长安城一手遮天,身皇帝唯一的依靠,这些天可谓是风生水起,见不得半点挫折,奈现在朝廷自身难保,根本压不住那些兵强马壮的诸侯,他受了气也只能忍着。

一二都是逆贼,等陛下长大平乱,现在不听朝廷的命令,到候全都送上断台。

王允知道袁术要发兵攻打孙坚,还打着维护朝廷尊严的名义攻打孙坚老怀欣慰,觉得天底下那么多反贼,终于出了一一心向着大汉的好苗,立刻派人去寿春传旨,授袁术左将军,封阳翟侯。

万万没想到,新任太傅马日磾来寿春给袁术举行封爵的拜授仪式,袁术直接抢了他的符节,转把人关押了起来。

这苗,的确是好苗。

别人不听朝廷的命令,好歹还找借敷衍一下,这位可好,上来就把朝廷的往脚底下踩。

王司徒差点被气的吐血三升,马日磾身太傅,三公之一,岂是他袁公路关押就关押的,什么了朝廷的征讨孙坚,分他自己不把朝廷放在里。

马日磾毕竟是录尚书事的太傅,长安朝廷缺不得他,王允数次派人前往寿春要人,都被袁术不软不硬的给挡了回去。

他忙着讨伐逆贼孙坚,有什么事情等他打完孙坚再。

袁术这边风风火火拉起大军,兖州那边的孙坚和曹操也没闲着。

兖州境内的百姓实在太少,想要恢复生机不能只靠现在这些人,恰好青州黄巾军肆虐,不少青州百姓拖家带逃难出来,曹操一看有人,立刻派人去青州边界招揽流民。

他们不怕人多养不起,就怕人不够多。

兖州原本的官兵战斗力实在太弱,曹操不准备直接用他们,他手下的兵不像吕布孙坚的兵一样骁勇善战,至少也得看得过去,不能是临阵脱逃之辈,与其训练现有的这些已经被打破胆的兵,不如重新招募新兵来训练,原本的那些兵就划出来土地让他们种田。

人力非常重要,即便不会打仗也不能闲着。

原焕给的屯田之法相当详细,但是落实到实处,细节方还是得曹操自己来调整,有孙坚麾下那些兵马镇守兖州,再有夏侯兄弟和曹洪曹仁于手下听命,曹操一扎进内政的大坑里,将屯田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

越深入了解屯田政策,越觉得远在中山的兄长是旷世奇才。

曹操先从东郡开始,将招揽来的流民分到不的郡县,没有直接以赈灾的形式发给流民粮食,而是按照竹简上的对策,采用“以工代赈”的法来让流民安顿下来。

流民千里迢迢背井离乡逃难出来,了活命什么活儿都能干,兖州境内久经战火,官署房屋水渠官道等各种地方都要修缮,做一天工给一天粮食,既能尽快恢复兖州的繁华,也能让流民有事可做,不至于闲着没事聚众生乱。

曹孟德每天忙忙碌碌,精神却越来越好,每天看到那些和他一起忙碌的流民,都会感叹一声兄长真乃神人。

内政事务繁杂,身边暂又没有能帮他的人,曹操天天忙的不可开交,偶然间听到袁术竖起“讨孙联盟”的大旗前来征讨兖州,反应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袁公路气鬼,直到乌程侯不听他的话跑去了别处,这是要出气啊。

真是的,他打得过乌程侯吗

曹操揉了揉额,转身去找孙坚,不是他看不起袁术,而是关东联盟他已经看清了那些人的嘴脸,要是袁绍打过来,他还能紧张点,现在打过来的是袁术,那就象征的关心一下吧。

关东联盟十八路诸侯,谁不知道袁术手下战斗力最强的就是乌程侯孙坚。

就像如今在袁绍麾下听命的麹义,那人原是韩馥的手下,叛逃之后跟了袁绍,韩馥大怒派兵攻打,结果根本不是麹义的对手,正打不赢只好忍着,没忍几天就把州牧的位让出去了。

袁公路这是想重蹈韩馥的覆辙,派兵攻打乌程侯,打不赢之后忍着,然后把淮南让出来

这也太客气了吧。

曹操出了官署来到军营,找到孙坚后直接开门见山,“文台兄,袁公路那讨孙联盟,究竟是怎么回事”

“孟德兄不必担心,一群乌合之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