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刘成礼没吭声,仿佛跟没听见一样,何熙也没吭声,就跟没听见一样。
刘成礼很快带着她到了那间办公室门口,咳嗽了一声。里面争吵的人才戛然而止,何熙往里望,才发现里面这么大动静,就两个人。
两个人见了刘成礼就说“司长,您怎么过来了”
刘成礼就说“怎么过来了,给你俩送救星来了。晴天机械何熙,二手设备这个消息,就是她在樱花国发现的,人家可是连夜坐车来的京城,有什么不懂的,你们多问她。”
他扭头给何熙介绍“高的这个叫林侯胜,胖的这个叫杜大海。都是抽调到二手设备小组的,你们以后一起工作。还有一个王希,你见过了。暂时”他看了看三个人,“何熙来负责吧。你们当帮手。”
何熙张口就说“刘司长,我就是来说说见闻的,这组长我可不行,我都不是部委的人。”
刘司长却没听她的“怎么不行,你从和泰斯谈判,一直到发动机生产,桩桩件件都办的漂亮,他们可领导不了你,就你了。”
“行了,你们忙。”说完,他就没给何熙拒绝的机会,直接要走,不过临走前,还吩咐林侯胜,“都几天了,这屋子还没打扫出来,瞧着乱七八糟的,赶紧收拾干净。”
林侯胜立刻答应了。
等着刘成礼走了,何熙还想着不会有什么下马威吧,结果林侯胜和杜大海压根没当回事,态度超级好,冲着何熙说“何组长,要不,我们先收拾你刚来累了吧,在旁边坐坐,我们干。”
何熙就是个傻子也能察觉出这事儿不对了。一个小组三个人倒是正常,部委人员也不够用,这么一个还不知道能研究出什么的小组,给三个人也不算少。
问题是,何熙一个帮忙的,就成组长了
何熙觉得,这怎么像甩锅呢。
不过这会儿闹不清楚,何熙自然不会说什么,笑着说“不用,我也不累一起吧。”
何熙瞧了瞧,这屋子二十平左右,四五张桌子,几个文件柜,除此之外,少了一样部委很多办公室都有的东西,资料。
屋子里空荡荡的,到处都是灰尘,倒是也好打扫。
何熙就说,“先上后下,先里后外,这个顺序,我们先把窗台桌子文件柜清理干净,然后扫地擦桌子拖地,你们看行吗”
林侯胜和杜大海立刻说“没问题。”说完,他俩就去借了工具,还把王希也带回来了,显然王希都不知道他属于这个新小组,来的时候都蒙着呢,还跟何熙说了一句“何组长,我可刚毕业什么都不懂。”
何熙自己都闹不清楚怎么回事呢,直接跟他说“干活就行”
王希一听,立刻点头“好。”
三个壮劳力又肯下苦功夫,不多时,办公室就窗明几净了,然后没什么胜利的喜悦,大家面面相觑,压根不知道干什么,眼巴巴地看着何熙。
何熙就问“怎么没资料”
林侯胜说“这方面完全就是空白,目前我们主要进口的都是新设备,没有涉及过二手设备,所以也没什么可以查阅的。要不您安排”
何熙就问“也行,你们先聊聊你们原先在哪个办公室负责什么吧,还有履历,我好心里有数。”
这是必经流程,林侯胜就说“我是统计信息处的,主要是收集行业信息。我来了部委12年了,在国际合作司、教育司都待过,三年前被调到这里。”
何熙心想12年换了三个处室还没提拔,这是踢皮球呢。
随后是杜大海,杜大海摸摸头就说“我是规划处的,工作九年了,没换过地方,平时事情挺杂,都是执行领导的安排。”
何熙了然这是边缘人物。
然后她看向了王希,王希更简单“我今年刚毕业,工作半年,是办公室的。”
何熙明白这是人太少了,找了个年轻人塞过来好看的。
她又问了一个问题“之前没讨论过吗谁参与的这事儿,怎么说的”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是林侯胜说的话“司长组织大家讨论了一下,大家是两中意见,一中是认为这事儿不太好办,没有标准,不成规模,再说需要我们对所有设备极度了解,耗费人力精力太大。另一中觉得真便宜,可以试试。”
这不就是她刚刚进门的时候,听见两个人的讨论吗好像是林侯胜觉得可以试试,杜大海认为不行。
何熙又问“大多数人支持哪一中”
这个问题犹豫了一下,杜大海说了句“第一中。”
何熙叹口气,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答案,她当时觉得这个事儿挺好,于是推给顾孟平参考,顾孟平上报了张部长,张部长也觉得好,但认为这是设备司的管理范围,就让设备司来干了。
但恐怕是设备司讨论了一下觉得这事吃力不讨好,没办法做,可又不能不做,最终组成了个工作组,然后把她叫来了。
这下态度也有了,事儿也甩出来了何熙你不是觉得挺好吗那你就来主持吧。我们给地方给人,也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