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娶不到媳妇(1 / 2)

反正庄子也不远,庄子里有骡车,黎老头坐车回府也方便。

于是黎家的几个兄弟姐妹一商量,觉得也没什么不妥当的。

石氏还在继续念叨着“我知道,官府要气派,可是快要过年了我们不多做一些腌货”

老家带过来的是不少,这些东西可以留着慢慢吃,多做一些也不怕的。

“三郎结交的那可都是官家子弟,要是到我们家做客,看到屋檐下挂着腊鱼腊肉好看不”

方青青噗嗤一声笑了,为婆婆描述的这个清奇的画面。

之前在家里婆婆就念叨过呢,这次总算是可以满足心愿了,她猜测着不但要做腌货腊味估计还可以做咸菜

反正可以在京城黎大姐黎大嫂帮着做好,全部放在庄子里保存,每次过来取用也方便。

于是,大家商量一致,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除此之外,方青青还有一些做试验的打算,不过暂且压制在心里没拿出来说。

一切都打点好之后,一天的时光就这么的过去了,于是一大家子又都转回京城。

不仅是如此,还从庄子上带回了许多新鲜的吃食,还有鱼虾。

正好在京中肉食多,倒是鱼肉吃得少,回去之后方青青就缠着黎大嫂给他们做全鱼宴了。

像是鲫鱼豆腐汤,红烧鱼这些肯定是少不了的,再来酸菜鱼水煮鱼什么的也不错。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一般的菜,主要的还有一锅庄子里养出来的老母鸡熬煮的浓浓的鸡汤。

如此美味的一顿饭大家都吃的很开心,而且平日里各有各的忙碌,现如今黎家人全部这么团聚一堂的机会一个月也未必有一次。

呃,黎二郎除外。

吃饱喝足,大毛正瘫在椅子上歇息一会儿,忽然耳朵尖动了动。

他听见他娘在说话,而且十分主动仓促的提起了他的名字

“娘,现在是不是要琢磨着给大毛说门亲事”

其实要论年纪,大毛早该成家的人了,奈何黎小妹还没出嫁之前肯定不能先给他议亲。

现在,公婆的儿女终身大事都解决了,黎大嫂就赶紧把这个问题给提出来。

毕竟算起来,大毛可是老黎家的长子长孙啊。

黎大嫂急啊,这好大儿读书不行现在也没地种,都不知道以后能干什么。

在食铺里当账房先生乃至于掌柜的,应该挺起来不错吧,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他娶个好媳妇。

大毛十分的惊悚,一张脸涨得通红“娘,不用这么着急吧,三叔也才成亲没多久。”

“你三叔之前一直忙着读书,没功夫,你要是再不成亲该娶不上媳妇了。”

黎大嫂直接不理会傻儿子,直接和婆婆商量起来了“娘,等大毛成亲你很快就可以当太奶奶了,多好。”

大毛还没来得及说话,倒是方青青一脸的精神恍惚。

她也才成亲没多久,私心里可一直都拿自己当小娘子的。

大毛成亲有了孩子,大嫂就变成了奶奶辈的人。

而她跟大嫂是同辈的,所以如果大毛成亲之后过两年,会有一个奶娃娃冲她喊“叔奶奶”

方青青打了一个寒颤。

石氏却是跟黎大嫂差不多的心思,也是有点着急的。

以前在村里哪怕是在县城,也曾有人给大毛介绍过的,说的要么村里的要么县上的基本上条件都是差不多的。

那个时候黎大嫂也曾和婆母商量,要多考量几家,给大毛选一个最合适的媳妇。

结果到了京城,却再没有人因为这个事情提到她们婆媳面前了,而她们在京也很难认识到合适的小娘子。

一时间,救难住了。

别说是黎大嫂,石氏心里都清楚,因为三郎的缘故整个老黎家的门槛都拔高了。

像她出去别人都还要叫一声安人,她的长孙说亲女方家里身份也不能太差的。

可实际上黎家也只是一介寒门,特别是黎大郎黎大嫂没什么突出的大毛干的也只是伙计兼账房。

家世太好的儿媳妇她们压不住,家世太差的又不满意,结果还真就不知道该给大毛说个什么样的小娘子好了。

再说了,别说石氏,就是黎大嫂也有这个自知之明。

黎家的发家寄托在三郎夫妇身上,大毛的身份,可配不上京城里那些娇滴滴的千金小姐。

其实别说黎大嫂,黎二嫂心里也是有些愁的,毕竟大毛二毛年岁相差不大。

特别是,作为长孙的大毛开了个好头,后头的兄弟才能跟上。

所以她其实也很好奇,如果要说亲,现在的大毛能说得上什么样的媳妇

这个问题暂时还是无解的,先忙眼前最重要的吧,快过年了

食铺一直忙碌到腊月二十七才歇业的,跟着的两天全家人把黎府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给请扫了一遍。

准备迎接新年,还剪了窗花大门口贴了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