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战前准备(2 / 3)

他的历史又很沧桑,除了远古有旧城池外,到了近代基本上就消失了。战略村是用篱笆扎起来的墙围着多少户人家。而县城呢!无非就是由众多的人组成的大村庄,并非是用砖墙砌就的高大城墙的围城。

难道柬就没有这样坚固的城市吗?有,可都在远古,到了近代也都被大森林吞没,没人进去生存,久而久之也都成了废墟,而且还得费劲巴位地去找。

怎么现代人就不去那里住,为什么不借此开发呢!这是历史学家的事,需要研究,总之,现实是,县城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可能是历史近化的结。就比如我们今天的城市,没有城墙不也照样是城市嘛!

所以说,城市的味道变了,只有市,没有城,只是人多的地方而已,大集镇不过罢了。更何况,而此时的县城又没多少户人家,不过是比几个村庄大而已。

这里有多少越军,驻扎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进来,什么时候出去,当然瞒不过当地老百姓,除非他不去关心。

没有城墙的县城自然要好打,只要他的守备力量不是很足。

如果拿这样的县城跟我们中国在解放前的县城比,难度会小很多。那时的中国县城即使看守的人数人少,也很难打,因为有城墙阻挡。如果就潘师长这区区几十号人去攻打县成,不用巧打,而是强攻,当然不会得手。

然而,柬的国情不是这样,只要有机会,用不了多少人,打一个县城就不在话下。所以,潘师长一听这消息立马来了精神。

有越军30人在守城,柬的一个师还攻不下来吗?

“楞边那佳”

潘师长决定不跑了,要改变局面,要给越军一个突然袭击。你敢偷袭老子的营地,老子就端你的老窝。咱们来个一比一的换防。

“有”楞边那佳在一旁回应。

“你去通知一营,让他们在五号公路截击越军。”潘师长开始进行战略部署。

“是”楞边那佳答应一声跑走。

“小李。”潘师长又喊来另一名战士。

“到。”

“你去通知三营……”

潘师长盯着地图,一连串做出决定。他在作战略部署,吴江龙打量着地图,很快便看明了潘师长的意思,他这是在派出一部分人进行打援,一部分人来攻县城。这样的作战方案应该是很得当,所以吴江龙看着没有吱声。

他们所要打的这个县城叫巴宝县城,县城规模不大,离五号公路不远,估计这个县城的居民也就在万人左右,可能还会更少。

从地图上看不出有什么高大建筑,多数是简易竹房,如果是白天,举下望远镜就可能一目了然。

县城是不大,但他处在一个重要交通要道上,是五号公路和铁路的连接点,越军非常重视,因此也在这里安置了相当数量的兵力。一般情况下,柬国民军是不敢前来攻打的,除非有很强的武装力量,还要有相当数量的重武器,否则,吃亏的便是自己。

而今天不同了,越军主力被抽走,这里便成了一座空城。

这样的机会很难找,所以潘师长要捡这个便宜。但光师部这几十号人不行。越军是守,他们是攻,万一打不下来怎么办。所以潘师长要调周围地区的几个营,让他们前来支援,一起攻打越军县城。

具体部署:一营在越军主力返回的必经之地五号公路上打援,战斗打响后,不能让越军主力顺利返回县城。然后由师部的部分兵力在内,加上二营、三营,的兵力从三面对县城发起攻击。

B师不是一个师吗?怎么就这么点人?

一个师也不能扎堆,几个团在一起怎么吃住,当然得分成一大片。这一分开,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可能是十里八里的,一旦聚集起来也得需要时间,凑到一起,怎么也得一两天的功夫。现在可没那时间,也没那必要。正好跟前有一个团在这里驻扎,所以潘师长就用这个团了。

团长姓谢,我们就叫他谢团长。现在他还没有来到潘师长跟前,在战斗打响之后,他肯定会过来。

这会,潘师长不是让人去通知了吗!

人都派出去了,这里也不能干等着。

随后,部队开始向巴宝县城运动。

童勇男听说潘师长他们要攻打县城,心想那太好了,这可是大新闻,一定要抓住这机会。

自从电视小组入柬,采撷了很多镜头,像这样的大战斗还真是第一次,而且又是柬国民军主动发起的进攻,如果把这样的镜头展给世人看,不光会给柬埔寨人民的抗越斗争带来很大鼓舞,也能给人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来来非常大的正面影响,用事实来证明,柬埔寨的救国力量并没有被越军消灭,而是正在强大,已经具备了打击越南侵略者的能力。

童勇男很高兴,抓紧时间进行工作分配,一边做战前动员,一边讲述工作要点,还做具体分工。安排谁来拍摄,怎么采访,战场上如何抓住有利时机等等。按他的想法,不管有多困难都要克服,哪怕做出牺牲,也要把把这次战斗拍摄好。

童勇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