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在A师的日子_六百七十二、荆棘丛中(2 / 3)

到B师去。

至于临别时A师官兵如何相送,这都是老话题,我们在这里不必叙述,还是继续我们的故事。

为了确保电视组人员的安全,宋努师长又重新补允了战斗人员,增加了武器装备。负责电视小组护送队的头还是焦团长。

楞边那佳归队,当上了侦察小队的小队长,负责前面开路。阿竹请示上级后,离开运输队,也跟着护送队一起前来执行任务。

天刚放亮,这只由电视小组,中方保卫人员及柬国民军组成的队伍出发了。

出了A师营地,这支队伍一头扎入大森林,走了大约两小时之后,看见远处有一个很大的绿色的潭。

这是森林内罕见的潭水,看不见上游也没有下游,水流不动,清潭却摆在那,不是奇迹又是什么?

潭水清清亮亮,像一块透明的玻璃,站在潭边就能望见潭底下游动的小鱼。

所有人到了潭边,无不为这样的潭水而兴奋。

“原地休息”

值班军官发出号令。

号令一出,除了担任警戒值班任务的人员外,其他人全都跑到潭边,洗手的,洗脸的,喝水的,玩水的各色不一。

最让边雨欣兴奋的,就是潭底下游动的小鱼。

鱼群在水中争游,轻轻的划动便引起小小波澜,像水中画,又像壁上观,甚是美丽。

边雨欣忍耐不住,便要脱鞋下潭,被阿竹一把拉住,“不可以,水底很滑,会掉进去。”

“掉进去,能有多深?”边雨欣不相信阿竹,她看见河底很浅,那些鱼仿佛就在手边一样。

“大概有这么深。”楞边那佳在旁边比划着说。他比划的是一棵十几米高的大树

“不可能。”边雨欣不相信。

“好,你看着。”楞边那佳拾起拳头大小的一块石头,抛向二十米开处的深水中。

只听噗通一声,潭水发出沉闷响声,然后,便看见那石头缓缓地向水底下落,好半天才落到水底。而且石头落下后,最惊人的一目是他瞬间便没了踪影,在消失的最后一刻,竟然在水底下砸出一团泥砂,弄混了水层。

“看见了吧!不仅水深,那里还有大泥潭,人下去,就会被吸住。。”阿竹说,

边雨欣倒吸口凉气,暗悔自己鲁莽,如果不是阿竹拉着,她真的下去后该是什么样结局。

她想对阿竹说声谢谢,但心里原来对阿竹的那份敌意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这声谢谢她暂时还说不出口。

这份敌意还是来自于阿竹对吴江龙的过分亲近,让边雨欣有些醋意。她们俩都知道吴江龙是有老婆的人,但这一点并不能阻制她们对英雄的好感。

好感浓了,过了头,那就是浓浓的密意。

有人喊,“出发。”

这一声喊正好为边雨欣的不自在解了围,但是,人家救了自己,总不能一点表示没有吧!不说客气话,但主动一些总是要有的。

边雨欣对阿竹说,“走吧!喊出发呢!”

“好的,”阿竹欣然地接受了边雨欣这个邀请。

两个人离岸,朝集合的队伍走去。

队伍再一次钻入森林,不久,他们看见一条小路。

众人都很兴奋,有小路走,就不会再去林子内劈荆斩棘,要省去好多体力。可是,他们没走多久,却从后面传来口令,不让走小路,继续钻林子。

吴江龙有些不解地问焦团长,“为什么不走小路。”

“这些小路都被越军控制着,太危险。”焦团长向吴江龙解释道,“越军可能在小路上设暗哨,也可能在小路上埋地雷。无论遇到哪一种情况,我们都会受到威助。”

“噢”吴江龙明白了,“走森林会不会耽搁时间?”

“不会,我知道一条近路。”焦团长说着,又传令过去,“走3号线。”

3号线是什么,吴江龙不懂。可那些柬军战士懂。

说是3号线,好像是条修好的路一样。其实不然,这条线路存在于大森林内。焦团长所说的三号,是地图上标的,而不是实际上的路。

前面的战士不停地用砍刀劈藤断枝开路。

尽管是这样,在有些地方还是不能完全开通,只能是在下面开出一个洞,后面的一个个爬过去。

爬过这样的地段,人的手、脸就有可能被划破。而且气温很高,湿气很重,林子内的空气被窝着后,便形成了沉闷不流通气息。

你想啊,人要是在这么一个地方吃力地爬行,其结果会是什么呢!

一段时间之后,刘汉林终于爬不动了,不仅是累,更主要的,是他身上的湿衣服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刘汉林一屁股做在地上,脱下上身衣服开始拧水份。

董小朋爬过来,打趣地说,“老刘,想在这洗澡啊!”

“你才想洗澡,这东西忒碍事。”刘汉林说。

“听他们说,这一带可能有大野兽,什么大象,老虎,豹子,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