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走进解放区_六百零八、顺藤而下(2 / 3)

他要什么职务就给他什么职务,想当师长,团长都行,由他挑。

焦团长一边走,一边想着心事。

他想的与吴江龙想的完全不同。吴江龙知道越军是个什么东西,那是沾在鞋上的狗屎,既然沾上了,就别想轻意甩掉。别看他们现在还没有人影,兴许,他们这个时候已经接近了山头。

越军是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部军队,特别是近战,他们还真有一套自己的作战理伦,什么近战杀敌啊,出其不意啊!抵近射击啊等等。

当几发炮弹出去后,在山顶上炸出了一条直线,紧接着,第二轮便以这条线为起点,又向山下推了几米。

他出几炮后,山顶上仍然没有动静。

越军想到了,那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敌人被炸死,另一个便是被窝在某一地点抬不起头。

越军看出这一点后,便组织了第二次冲锋。

十几个越军一线拉开,朝着山顶攻击。他们一边前进,一边朝山上扫射。

为什么排成这样队形?主要是为了扩大视野。在他们进攻过程中,只要山上有一处发现敌人射击,其他人则会迅速捕捉,一齐用火力压制,那时还有敌人还击的机会嘛!当然没有,跟瓮中捉鳖差不多。

越军几个点射打出后,山上连点反应都没有。他们也有点吃不准了,不知敌人是死了还是跑了。

在情况不明之下,越军也不敢大意,越是接近山顶越是如此,速度很快,但却显得是非常的小心谨慎。

“哒哒哒”

成排子弹向山顶上射过来,特别是那名端着轻机枪的越军,挺着胸脯不停地向上面扫射。如果吴江龙还没走,还隐在某处,相信他第一个要干掉的肯定是这家伙。

越军冲上来了,用了零伤亡代价便占领了敌人阵敌。

这个胜利来得太过于轻巧,简直让人不敢相信。不相信也没办法,实事就是如此,敌人不见了,而出现在这里的是进攻一方,这不是胜利还能是什么?

上来的越军得意地欢呼。

他们这一欢呼,山下的上校立即明白,山上没什么危险了,这才带着大队人马呼隆隆地向上跑。

在上校往山上移动时,先行到达的越军也没有闲着。他们最想看到的是自己的胜利果实,打死多少个敌人,有多少武器,特别是敌人用其射死多名越军的那个武器。

都是军人,他们虽没看到吴江龙用什么枪,但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能够用“嘭嘭”发出不同声音的枪械来作战的人肯定不是一般的人,他们知道,就现在来说,柬埔寨士兵还真没这样的家伙式,他们从哪里弄来的呢!

就是抱着这种好奇,他们便想看个究竟。

可是,找便了山顶,可能隐藏人的地方,别说是什么怪枪了,连具尸体都没有。

几个越军全都傻傻了,怎么会没有人?不对啊,明明这里有人,而且不是一般的人,那是一个枪法非常准的狙击手。

通过刚才的战斗,越军都知道朝他们开枪的是狙击手。

这几个越军不相信,又在上上下下找了一遍,但还是没有。直到他们确定这里没有死人后,才开始往别的方面想,也就是说,他们要找的人跑了。

跑了,跑哪去了?

越军们开始往山后面观望。

我们刚才一直说山前,还没有介绍山后的情况,只说到了山后有树林,有山涧,但树林密到什么程度,山涧有多险我们并没多说。现在,吴江龙他们已经在这方面涉足,那就有必要做番介绍。

其实,上来的越军不是傻子,他们怎么不会想到敌人会逃跑呢!之所以没有多往那边考虑,一方面是因为越军反击的速度快,没有给敌人撤退逃跑留有空档。另一方面,是山后的确看不出有人逃跑的迹像来。

那么,吴江龙他们是怎么离开的,而越军看不出呢!

从山的走势看,一般情况下都是阳坡树木稀疏,植被不那么茂密,这都与其地理条件和阳光照射有关。而阴面则不同,它的里里外外都充分展现出森森树木气势,草木旺盛,而且杂草灌木满满的,简直让人下不了脚。

特别在亚热带地区,这样的地形,又给树木有了充分的表现机会,他们极力地占有所能占据的空间,各种植物都是如此,谁有本事,谁就抢更多地盘,其结果便形成了密不透风,几乎是没有什么余地。

吴江龙知道从这样地方离开困难很大,而且速度也很慢,万一在还没有撤到安全地界时,越军上到了山顶,到那时,他与越军的优劣便来个互换,不是他打敌人,而是敌人打他,自己也就成了敌人的活靶子。

在最初,准备在这地区伏击越军时,吴江龙就选好了撤退路线,即节省时间,又能避开敌人攻击,那就是,在山顶下面不远处,有条山涧。

山涧隐藏在一片树林之后,只要穿过这片树林,就能到达那里。

山涧的崖壁上生长着茂密的树腾,像一条条飞身而下的长蛇,粗壮而且坚韧,只要抓住他,两脚蹬着山崖基石,攀下